下图为某山地等高线、等温线、雪线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山地南坡属于( ) A. 阳坡和背风坡 B. 阴坡和背风坡 C. 阴坡和迎风坡 D. 阳坡和迎风坡 2.图中①②间分布最广的植被可能为( ) A. 高山草甸 B. 高寒荒漠 C. 针阔叶混交林 D. 高山针叶林
|
|
读南美洲安第斯山脉某段植被垂直变化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山地的地理纬度最可能是 A. 5°N B. 10°S C. 30°N D. 30°S 2.该段山脉东坡雪线比西坡低,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东坡 A. 光照弱 B. 降水多 C. 气温低 D. 气压低
|
|
(2015年江苏)新疆牧民季节性地转场在冬、夏牧场之间。右图为新疆某地冬、夏牧场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图中四条转场线路最合理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牧民转场主要受 A. 草场垂直分布影响 B. 山前绿洲规模影响 C. 草场水平分布影响 D. 聚落分布的影响
|
|
小明计划考察某地,地理老师建议他最好把时间安排在8月至10月,要带上墨镜、遮阳帽、防晒霜、羽绒服和防水服等物品。按照老师的建议,小明顺利地完成了考察活动。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小明考察的目的地是 A. 青海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 B. 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 C. 四川大熊猫自然保护区 D. 内蒙古大草原 2.下左图中①②③④代表的自然带名称和排序正确的是 A. 亚寒带针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热带季雨林带 B. 温带草原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热带季雨林带 C. 亚寒带针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热带季雨林带 D.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亚寒带针叶林带、热带季雨林带
|
|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示意图和M地区气候资料图,图中山地M一侧的山坡为西侧,回答下面小题。 1.关于图示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该海域洋流对沿岸有增温增湿的作用 B. 该山地是由断层作用形成的块状山 C. M地区的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D. 1月份M地受来自海洋气流的影响 2.M一侧同一自然带的高度比另一侧高,原因最有可能是 A. M侧是阳坡,热量条件好 B. M侧是阴坡,热量相对较低 C. M侧是背风坡,降水较少 D. M侧是迎风坡,降水丰富 3.图中非地带性沙漠的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A. 地形 B. 洋流 C. 海陆分布 D. 降水
|
|
下图是一张反映“滴水叶尖”现象的照片。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该现象常年出现在 A. 温带落叶阔叶林B.热带草原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D.热带雨林 2.该现象在我国较普遍出现于 A. 天山天池湖滨 B. 西双版纳澜沧江畔 C. 桂林漓江沿岸 D. 武夷山九曲溪边
|
|
下图是非洲某区域示意图,右图是乞力马扎罗山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当野生动物大迁徙到达甲地时,当地受 控制 A. 西风带 B. 信风带 C. 副热带高气压带 D. 赤道低气压带 2.图中序号①、②对应的垂直自然带分别是 A. 热带草原带、积雪冰川带 B. 热带荒漠带、高寒灌木林带 C. 热带雨林带、高寒荒漠带 D. 热带季雨林带、苔原带 3.形成图中同一自然带上限南北两坡高度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 热量 B. 水分 C. 光照 D. 地形
|
|
读美国本土自然带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从甲→乙→丙自然带的变化,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A. 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B. 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C. 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D. 非地带性分异规律 2.影响A→B→C自然带变化的因素是 A. 热量 B. 水分 C. 地形 D. 土壤
|
|
在乌兹别克斯坦某灌溉良好的绿洲上,土壤表面日平均温度比周围半沙漠地区低13~15℃,近地表(0.5~1.0m)的日平均气温比周围半沙漠地区低3~5℃。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备选答案填入上图中的方框内,合理的是 A. ①土壤热容量增大 ②地表温度变化幅度减小 ③空气湿度增大 ④降水增多 B. ①地表温度变化幅度减小 ②空气湿度增大 ③降水增多 ④土壤热容量增大 C. ①空气湿度增大 ②降水增多 ③土壤热容量增大 ④地表温度变化幅度减小 D. ①降水增多 ②土壤热容量增大 ③地表温度变化幅度减小 ④空气湿度增大 2.关于干旱地区灌溉农业发展对环境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合理灌溉使土壤水分增加,有利于调节区域小气候 B. 合理灌溉能促进植被生长,有利于改善区域生态环境 C. 可能会增强流水侵蚀作用,加重水土流失现象 D. 可能会造成地下水位上升,引发土地盐渍化现象
|
|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该图反映了地理环境的 A. 整体性特征 B. 从赤道向两极的分异规律 C. 从沿海向内陆的分异规律 D. 垂直地带性规律 2.下列叙述中,属于P环节的是 A. 降水多集中夏季—河流有夏汛 B. 植被破坏严重一易形成红色沙漠 C. 高温多雨-有机质分解快,积累少 D. 山区坡陡—水流湍急,水力资源丰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