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量城市化水平最重要的指标是 A. 城市人口年增长的百分比 B. 城市面积占总面积的百分比 C.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 D. 城市人口增加的绝对数量
|
|
下列行为属于人口迁移的是 A. 参加奥运 B. 外出旅游 C. 出国留学 D. 上街购物
|
|
下列各大洲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是 A.大洋洲 B.亚洲 C.非洲 D.欧洲
|
|
城市化过程使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也对环境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某大城市1949—2002年发展统计图。 材料二 该城市中心与郊区平原的数据比较表。 (1)据材料一描述该城市的发展特征____________。 (2)据材料二,运用水循环的知识分析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___________。
|
|
读1995—1997年统计的世界和部分国家人口增长模式数据表,完成下列问题。 (1)计算A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为________%。 (2)若表中三个国家分别是肯尼亚、德国、韩国,根据数据所示,B国是________。 (3)由表中数据可以看出,德国人口增长模式属于________。 (4)按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发展进程,将肯尼亚的名称填入上图相应括号中________。 (5)从上图可以看出,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发展进程表现为:首先是________率下降,其次是________率下降,最后导致________率的下降。 (6)“三低”模式的人口死亡率反而比转变前有所上升,其一般原因是______。
|
|
读“长三角”都市圈图和“长三角”某市市内地租立体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南京都市圈中的城市按等级可分为 A. 二级 B. 三级 C. 四级 D. 五级 2.有关城市规模与服务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常州市的服务范围较南京市大 B. 宁海县提供的服务种类较台州市多 C. 杭州市与台州市的服务范围不可能重叠 D. 泰州市和镇江市城市服务功能基本相同
|
|
读世界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城市人口和城市化水平对比图,完成下列各题。 1.依图可知20世纪70年代中期,世界城市人口 A. 总数量开始出现下降趋势 B. 发达地区所占比重在增加 C. 欠发达地区所占比重在减少 D. 两地区所占比重基本持平 2.世界欠发达地区的城市化水平开始快速提升的时期出现在 A. 1825年前后 B. 1875年前后 C. 1925年前后 D. 1950年前后
|
|
有关环境承载力中的人口规模与人口合理容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环境承载力中的人口规模与人口合理容量相当 B. 环境承载力中的人口规模较人口合理容量小 C. 环境承载力中的人口规模较人口合理容量大 D. 人口合理容量是指一个地区目前的人口数
|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IPCC(全球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在全球气候变化评估报告中指出:由于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的共同驱动,全球气候本世纪会继续变暖。这一评估报告认为,本世纪末全球气温可能升高1.1~6.4℃。 材料二 下图是中国能源消费构成示意图。 (1)根据全球气候变暖成因与危害之间的关系,把下列选项填入表格中________。 A.极冰融化 B.毁林C.沿海低地被淹 D.燃烧矿物燃料 (2)简要说明我国CO2排放总量大的原因____________。 (3)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有可能上升,将会对我国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产生影响。为了预防海平面上升所产生的危害,可采取哪些措施____________? (4)为抑制我国气候变暖的趋势,实现本世纪中叶碳排放的目标,请你从能源开发和利用的角度献计献策_____________。
|
|
下图为“自然地理要素相互作用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土壤是自然地理圈层互相紧密接触的过渡地带,图中①属于________圈,②属于________圈,③属于________圈,④属于________圈,⑤属于________圈。 (2)土壤既是自然地理环境的一个要素,也是反映自然地理环境____________的一面“镜子”。例如,黄土高原土地资源过度开垦,不仅破坏了当地的生态,也是造成____________地区洪涝、风沙等灾害的重要原因。 (3)人类生产活动对土壤形成的作用,以改变地表____________的影响最为突出。人类活动既可以培育出一些肥沃、高产的耕作土壤,又可以引起土壤退化,如出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任举三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