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十一黄金周”,大批国内外游客前往四川九寨沟,这种现象属于( ) A. 国际人口迁移 B. 人口流动 C. 省际人口迁移 D. 国内人口迁移
|
|
关于人口数量与环境的论述,正确的是( ) A. 自然环境对人口生育率和死亡率的影响都很大 B. 环境污染完全是由于人口数量增长过多、过快造成的 C. 科技越发达,地球所能容纳的人口数量越多 D. 一个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主要是由该地区的资源状况所决定的
|
|
下图为三个区域的人口统计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a、b区域的人口增长模式类型分别属于( ) A. 传统型和过渡型 B. 原始型和传统型 C. 现代型和传统型D.现代型和过渡型 2.影响c区域人口自然增长率的主要因素有( ) ①经济发展水平较高 ②人口受教育水平较低 ③医疗卫生水平较低 ④人们的生育意愿较低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
|
读我国某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区域最可能位于我国的 。 A.湖北省 B.河北省 C.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D.广东省 (2)从图中气候资料来看,此地为 气候,最冷月与最热月的温差超过 ℃,此地气候类型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 (3)冬春季节,形成该地沙暴的天气系统是 。 (4)在风力、流水、冰川、海浪四种外力中,图示地区受A: 作用和B: 作用明显。这两种外力不仅影响图示地区,而且对我国的广大地区都有影响。它们的侵蚀和沉积作用塑造了我国多样的地表形态。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写出两种在它们作用下形成的典型沉积地形。A: ;B: 。
|
|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中线条上画上箭头,正确表示北大西洋中低纬度海区的大洋环流方向。 (2)①海域形成世界著名的 渔场(渔场名称),其成因是 ; ②海域成为世界著名渔场主要是因为 。 (3)P洋流使大陆西岸的 气候的范围向 方向扩展。 (4)当1月份都柏林的气温为8℃ 时,纬度较低的圣约翰斯的气温通常在0℃以下,造成两地气温差别的原因分别是:都柏林 ;圣约翰斯 。 (5)下列海洋表层等温线示意图中,能够表示图中M处洋流的是 。 (6)2010年4月21日,英国石油公司在美国墨西哥湾的海上石油钻井平台发生爆炸,造成大量原油泄漏。你认为洋流会给这次海上石油污染带来的影响是: 。
|
|
甲图是“某时期北半球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图甲判定我国正处于 季节,此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最接近图乙中的 地点(填数字序号)。 (2)从气流状况看,图甲中控制乙地的天气系统名称为 ,其四周的气流方向如图丙中的 图所示(填字母),此时乙地的天气特征是 。 (3)图甲所示时期,上海市气候特征是 。 (4)此时,孟买的风向为 ,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5)在图丁中的线段上补画箭头,以表示图甲所示季节的季风环流。
|
|
下图中,图甲为地表三圈环流剖面图(局部,N为北极点);图乙为某季节某半球近地面风带分布模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甲中字母所表示的纬度为30°、60°的点分别是 、 。 (2)图甲中B处是 风带,与图乙中 (a或b)处的风向一致。 (3)图甲中C处是 气压带,D处是 风带,两者交替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是 ,在图乙所示季节,该气候的特征是 。 (4)N气压带的成因是 。E气压带的成因属于 (动力或热力)原因。
|
|
读“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甲、乙两处的昼夜分布放大图”(下左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甲处放大图上画出地球自转方向。 (2)地球公转到甲处时,南通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由甲处公转到乙处过程中,南通的昼夜长短变化情况是 。 (3)地球公转到甲处时,A、B两点的昼长分别约是 小时、 小时。 (4)地球公转到乙处时,C点的日出、日落时刻分别是 点、 点。 (5)根据上右图,写出该图所示日期以及A、C四条曲线分别代表的纬线(纬度)。 所示日期 ;A , C , A , C 。
|
|
下图为“自然界碳、水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人类对碳循环过程的影响是造成目前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其中最主要的环节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有关水循环意义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维护了全球水的静态平衡,促进淡水资源的不断更新 B. 促进不同地区间的能量交换,加剧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 C. 促使地球各个圈层之间以及海陆之间实现物质迁移 D. 影响全球的气候和生态,并不断塑造着地表形态
|
|
福建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可调节窗户遮阳板,实现教室良好的遮阳与采光。下图示意遮阳板设计原理,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遮阳板收起,室内正午太阳光照面积达一年最大值时 A. 太阳直射23°26′N B. 南极圈以南地区极昼 C. 太阳直射23°26′S D. 北极圈以北地区极昼 2.济南某中学生借鉴这一设计,若两地窗户大小形状相同,则应做的调整是 A. 安装高度不变,加长遮阳板 C.安装高度不变,缩短遮阳板 B. 遮阳板长度不变,降低安装高度 D.遮阳板长度不变,升高安装高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