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大城市的中心湖泊及一些小湖泊生态功能近乎丧失殆尽。为解决此问题,武汉市开展“以水治水,引江入湖、江湖连通”的试验,即从汉江引水入汉阳的龙阳湖、墨水湖、三角湖和南太子湖,然后流入长江。结合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城市中心湖泊生态功能衰退的原因,不包括 A. 用水过度,水域萎缩 B. 污水数量巨大,直接排放 C. 湖泊水上交通运输被废弃 D. 水循环微弱,更新再生极慢 2.武汉市此试验方案,最突出的优点是 A. 分湖梯级整治,便于分层次利用不同质量等级的水资源 B. 改善自然环境,形成生态用地,促进城市功能区合理布局 C. 自然河湖与人工渠道融为一体,形成综合性交通运输网络 D. 使封闭的湖泊成为开放的水域,利用自然水循环改善水质
|
|
2013年我国东部许多地区持续遭遇严重雾霾天气,空气质量问题引起全社会高度关注。 读下列气温垂直分布图,其中最有利于雾霾天气形成的情况是 A. B. C. D.
|
|
读“中国生态环境问题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关于图中生态问题描述可信的是 ( ) ①A区域的生态问题主要是土壤侵蚀,引起的主要原因是风力作用 ②B、C两区域生态问题相同,B区域的危害更为严重 ③A区域的生态问题可能引发石漠化 ④B、C两区域生态问题不同,C区域的危害更为严重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2.D、E两地区森林主要生态功能不同,其中 ( ) ①D地森林主要生态功能是防风固沙、保护农田 ②E地森林主要生态功能是净化空气、美化环境 ③D地森林主要生态功能是吸烟除尘、减少酸雨 ④E地森林主要生态功能是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
|
溶解氧DO是指溶解于水中的氧的含量,是衡量水质的重要指标。生化需氧量BOD是微生物分解水中的有机物体时需要消耗氧的数量,它用于监测水体有机物的污染状况。下图为某河由M河段至Q河段水中溶解氧和生化需氧量浓度变化曲线。据些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有机污染源在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最容易导致鱼类死亡的河段是 A. M B. N C. O D. P
|
|
下图表示辽宁西北部某地土地利用的变化。将该区域分为25个方格,每个方格中的两个数字按左右顺序分别代表1979年和2015年土地利用类型。完成下题。 图示区域土地利用变化会导致( )。 A. 干旱、洪涝频率减小 B. 空气湿度明显增加 C. 土地次生盐渍化加剧 D. 水生生物物种增加
|
|
煤炭燃烧时会排放二氧化硫等污染物,为了减少污染物的排放,许多地方都使用了洁净煤(如脱硫)技术。读煤炭脱硫效率图,完成下题。 关于洁净煤技术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技术脱硫效率达到100% B. 该技术可以减小pH值和酸雨危害 C. 该技术使煤炭资源得到了循环利用 D. 该技术提高了煤炭资源利用的经济价值
|
|
读下面两幅图,完成第下列各题。 1.有关该地区土地退化成因及其对周围地区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 Ⅰ类侵蚀区以风力侵蚀为主,并成为华北地区的重要沙源地 B. Ⅱ类侵蚀区流水侵蚀作用显著,加剧了水污染现象 C. Ⅲ类侵蚀区以冰川侵蚀为主,导致植被破坏严重 D. 乙地区因不合理的灌溉,导致洪涝灾害频繁 2.有关晋、陕、内蒙古的区域可持续发展,叙述正确的是( )。 A. 黄土高原发挥光照优势,大力发展种植业 B. 依靠煤、铁、有色金属等资源优势建设能源、冶金和重化工基地 C. 内蒙古地区大力植树造林,建立木材生产、加工基地 D. 河套平原灌溉水源充足,大力发展水稻种植业
|
|
读下图,完成下题。 该图主要说明了( )。 A. 鸟类受威胁的主要原因是偷猎、栖息地的丧失和外来物种入侵,三者比重达80% B. 栖息地的丧失是生物受威胁的主要原因,因此,我们要保护它们的生存环境 C. 外来物种能使生物多样性增加,因此,我们可以大胆引入外来物种 D. 哺乳动物受威胁的最主要原因是栖息地的丧失,比重达60%
|
|
2016年4月27-30日,受较强冷空气和蒙古气旋影响,我国南疆盆地、内蒙古中西部、华北大部相继出现沙尘天气,这是今年入春以来我国新疆地区遭受的强度最大、影响范围最广的一次沙尘天气过程。我国科学家经研究发现,影响中国的沙尘暴源地2/3在国外,我国是沙尘暴最大的受害者。据此完成下题。 沙尘暴出现时,我国南方地区有时会出现泥雨,这主要是因为( )。 A. 含沙气流在南方山地迎风坡上升 B. 含沙气流与南方暖气流相遇抬升 C. 含沙气流到达南方时,大风势力减弱,沙尘沉降 D. 含沙气流与南方暖湿气流汇合,暖湿气流沿锋面上升
|
|
2012年1月15日,广西龙江出现了严重的重金属镉污染事件,并波及下游柳江。结合广西西江水系示意图,完成下题。 为防止此类事件再度发生,应釆取的合理措施是 ①禁止有色金属开采和冶炼 ③促进污染企业向河流下游转移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