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示意北半球某区域等压线分布,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四个箭头能正确表示当地风向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关于甲、乙两地气流运动和天气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气流上升,天气晴朗 B.乙地气流下沉,天气晴朗 C.甲地气流下沉,高温多雨 D.乙地气流上升,寒冷干燥
|
|
下图示意某区域的能源消费结构,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这种能源消费结构易引发的环境问题是 ①土壤肥力下降 ②酸雨污染严重 ③水污染严重 ④土壤污染严重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⑨④ 2.改变上述环境问题的主要途径有 ①加强交通建设 ②营建速生薪炭林和环保林 ③大力发展畜牧业 ④因地制宜开发利用多种清洁能源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
|
下图示意某山地的局部等高线图(单位:米),等高距为30米,MN为空中索道。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有一瀑布,瀑布和选择观赏的最佳位置分别是 A.甲与丙 B.乙和丁 C.乙和丙 D.甲与丁 2.空中索道MN两地的相对高差可能为 A.105米 B. 135米 C. 155米 D.165米
|
|
山西省是我国重要的煤炭基地,合理开发和利用煤炭资源直接影响到山西省乃至全国的可持续发展。读图,结合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1分) (1)简析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的条件。(4分) (2)“晋煤外运”和“晋电东送”是山西省两种主要能源输出方式。试简要评价山西省输煤和输电两种能源输出方式的优缺点。(4分) (3)简析煤炭资源的开采可能引发的主要生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治理措施。(3分)
|
|
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巴西政府为了解决农村的失业问题,鼓励农民向亚马孙流域进军。破产的农民们拖家带口走向森林,他们的目的地主要是西南部的朗多尼亚地区,这里是巴西最富庶的地区。在高潮时期,每月有五万七千移民来到这里。读亚马孙流域朗多尼亚地区人口增长与雨林砍伐的关系图、亚马孙流域开发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6分) (1)朗多尼亚地区的人口迅速增加的原因是 , 人口的这种变化主要得益于 。(2分) (2)简要分析促使朗多尼亚地区人口迅速增加的因素。(3分) (3)朗多尼亚地区1970年至1988年的19年间,人口从10万增加到100万,雨林砍伐的面积从不足10万平方千米增长至 平方千米,占到雨林面积的 %,这说明人口增长与雨林砍伐有什么关系 ?(3分) (4)亚马孙横贯公路的建设对雨林有什么影响?(4分) (5)保护亚马孙雨林,不仅是当地国家和人民的义务,而且整个国际社会都应该对此负责,尤其是发达国家应该承担更多的责任。如何保护热带雨林?(4分)
|
|
读 “我国的西北地区荒漠化”及“荒漠化发展与结果” 图,回答下列问题.(13分) (1)我国西北地区最为显著的自然特征是 。随距海里程的增加,本区自东向西降水 ,干旱程度 。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西北区为我国生态环境最为脆弱地区。(3分) (2)从“荒漠化的发展与结果”图中看出,土地荒漠化的最终结果是 的长期丧失,其实质是 的退化。(2分) (3)简述西北荒漠化的人为因素。(4分) (4)针对图中所示地区出现的环境问题,我国采取的主要措施有哪些?(4分)
|
|
咸海曾是世界第四大湖,过去几十年来,咸海水量已经减少了70%以上。下面四幅图为咸海面积的变化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导致咸海面积减小的主要原因是( ) A.全球变暖,蒸发旺盛 B.大量引用入湖河水灌溉 C.湖泊沿岸植被被破坏 D.气候干旱,蒸发旺盛 2.咸海面积减小对当地的影响最可能是( ) A.气温年较差变小,降水减少 B.地下水水质恶化,地面沉降 C.气温年较差变大,沙尘暴频发 D.灌溉水源增加,农业增产
|
|
读中国可利用风能时数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应是我国风能资源开发重点地区的是(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2.山东半岛是我国最早进行风电建设的地区,其发展风电最有利的社会经济条件是( ) A.临海,风能资源丰富 B.经济发展快,能源匮乏 C.人们的环保意识强 D.经济基础雄厚,科技力量强
|
|
读几种能源的发电成本及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发电成本最低、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多的能源是 ( ) A.可再生能源 B.煤 C.天然气 D.核能 2.推测图中的可再生能源中,发电成本最高的是 ( ) A.太阳能 B.水能 C.风能 D.生物能 3.考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和能源的发电成本,目前最受欢迎的能源应该是 ( ) A.生物能 B.煤 C.天然气 D.潮汐能
|
|
读“山西省工业增加值结构图”, 回答下列问题。
1.改革开放初期,山西省经济的核心部门是 A.原料工业 B.加工工业 C.采掘业 D.冶金业 2.围绕能源开采,山西省构造的产业链是 ①煤—电—铝 ②煤—焦—化 ③煤—气—液④煤一铁一钢 ⑤煤一电一钢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③④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