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各地自然和经济条件的地域差异,形成了多种多样的农业地域类型。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泰国的平原地区、阿根廷的潘帕斯平原、美国的中部平原、澳大利亚的墨累-达令盆地等农业地域类型分别是 A.季风水田农业、混合农业、大牧场放牧业、商品谷物农业 B.季风水田农业、商品谷物农业、混合农业、大牧场放牧业 C.商品谷物农业、混合农业、大牧场放牧业、季风水田农业 D.季风水田农业、大牧场放牧业、商品谷物农业、混合农业 2.从农业市场的技术条件来看 A.亚洲的季风水田区的水稻种植业的科技水平较高 B.阿根廷的牧牛业科技水平最低 C.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水平先进 D.墨累-达令盆地科技水平较低
|
|
读“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甲、乙农业区位的优势是 A.人均耕地多 B.水热条件好 C.工业基础强 D.科技水平高 2.丙、丁农业地域的形成条件及特点是 A.温和多雨,畜牧业发达 B.国营农场,生产规模大 C.劳动力充足,集约化经营 D.地广人稀,商品率较高
|
|
下图示意1995~2005年我国城市人口密度的变化,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据图示信息可推测,在1995~2005年间我国 A.城市建成区面积快速增加 B.城市总人口数明显减少 C.城市环境质量下降趋势明显 D.城市人口向乡村迁移 2.图示趋势可能导致我国城市 A.老龄化严重 B.热岛效应加剧 C.就业压力增大 D.土地供应紧张
|
|
下图表示我国某城市2008年部分人均用地状况。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2008年该城市四类人均用地中,符合国家标准的是 A.居住用地 B.工业用地 C.道路用地 D.绿地用地 2.该城市准备打造成为区域性的物流基地,急需采取的措施是 A.改善居住条件 B.发展高技术工业 C.加强交通建设 D.美化城市环境
|
|
下图为“我国某大城市离心力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甲、乙、丙所示内容排列正确的是 A.甲——地价上涨 乙——交通拥挤 丙——各类产业迁出 B.甲——交通拥挤 乙——地价上涨 丙——各类产业迁出 C.甲——各类产业迁出 乙——交通拥挤 丙——地价上涨 D.甲——地价上涨 乙——各类产业迁出 丙——交通拥挤 2.图示现象可能导致 A.市中心人口将大幅增加 B.城市化水平将不断下降 C.城市用地向外扩展,出现卫星城 D.中心商务区逐渐向郊区迁移
|
|
右图为我国华北平原某城市的可闻噪声分贝强度(单位:PNbB)等值线分布图,图中黑色圆点代表交通运输网中的点,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M点最有可能是 A.飞机场 B.码头 C.火车站 D.汽车站 2.对图示内容的分析正确的是 ①M地有公路直达市区,交通便利,布局合理 ②M地噪声污染市区,布局不合理 ③M地主要运输工具进出M地的方向为西北—东南向 ④M地主要运输工具沿公路从市区北部通过,方便居民出行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3.随着城市的发展,当地政府决定将M地整体搬迁至远郊,现有甲、乙、丙、丁四个地方供选择,比较合理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
|
读某城镇略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②③所代表的城市功能区分别是 A.住宅区、工业区、商业区 B.工业区、住宅区、商业区 C.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 D.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 2.从环境效益的角度考虑,在甲处布局印染厂的主要原因是 A.距离城市较远 B.位于河流下游 C.地处盛行风下风向 D.靠近铁路
|
|
读某区域城市化战略设想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关于该区域城乡人口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2020~2030年乡村人口都转移到了郊区 B.2040年郊区人口超过乡村人口 C.2050年乡村人口只占30% D.2050年中心城区人口数量与2000年相等 2.下列关于该区域城市化水平的叙述,正确的是 A.2010年约为50% B.2020年以后趋于下降 C.2030年超过80% D.2040年以后保持稳定
|
|
根据联合国2000年预测,在未来半个世纪内,预计高收入国家每年将接收200万移民,未来世界主要的人口迁出国和迁入国见下表。读表,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上表,世界人口的主要迁出国的特征是 A.为发展中国家 B.为发达国家 C.为沿海国家 D.为内陆国家 2.造成目前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 A.不同国家间的经济发展差异 B.不同国家间的地理位置差异 C.不同国家间的地形差异 D.不同国家间的人口密度差异
|
|||||||||||||||||||||||||
因放开对东欧国家劳工移民的限制,德国人口2011年出现9年来首次上升。目前德国65岁及以上的人口占人口总数的22.7%。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德国的人口增长现状符合图中的 A.甲 B.乙 C.丙 D.丁 2.导致东欧国家大量移民德国的因素是 A.家庭婚姻 B.政治 C.难民 D.经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