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题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知道科学、教育是难搞的,但是我自告奋勇来抓。不抓科学、教育,四个现代化就没有希望,就成为一句空话。

——邓小平《教育战线的拨乱反正问题》

材料二  1983年国庆节,邓小平为北京景山学校成立20年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材料三  科技进步、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从根本上说取决于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培养大批人才。我们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水平,这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根本大计。

——江泽民报告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邓小平是如何看待教育、科技与现代化建设三者之间的关系的?

(2)依据材料三,归纳江泽民报告的主要观点

(3)概括上述三则材料的相同观点。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分明挂了共和招牌,而国会议员居然大声疾呼,定要尊重孔教。……这腐旧思想布满国中,所以我们要诚心巩固共和国体,非将这班反对共和的伦理文学等等旧思想,完全洗刷得干干净净不可。否则不但共和政治不能进行,就是这块共和招牌,也是挂不住的。

——1917年5月1日《新青年》3卷3号

材料二  孔教鼓吹“不犯上作乱,把中国弄成一个制造顺民的大工厂”。

——吴虞

材料三  那(孔教)其实是“吃人的礼教”。

——鲁迅

材料四  孔子是历代专制之护符。

——李大钊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共和招牌”指什么?国会议员大声疾呼“尊重孔教”的真实意图是什么?

(2)上述材料中,作者对孔子以及孔教持什么态度?分析其原因。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据英国学者罗伯特·坦普尔《中国——发明和发现的国度》一书统计,现代世界赖以建立的基本的发明创造,几乎有一半以上源于中国。如下表:

年代

科技发明(件)

中国

世界其他国家

百分比

百分比

公元1—400年

45

28

62%

17

38%

公元401—1000年

45

32

71%

13

29%

公元1001—1500年

67

38

57%

29

43%

公元1501—1840年

472

19

4%

453

96%

 

 

材料二  研究中国科技史的英国专家李约瑟说:“每当人们在中国文献中查考任何一种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发现它的主要优点就在宋代。”

材料三  鲁迅在《电的利弊》中说:“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外国用鸦片医病,中国却拿来当饭吃。”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说明中国古代科技在世界科技史上地位的变化情况。

(2)宋元时期我国对世界文明与进步产生重要影响的发明是什么?对世界文明与进步产生的影响有哪些?

(3)鲁迅揭露了当时中国社会的什么问题?中国古代的一些科技发明在近代西欧和中国的不同用途说明了什么?

 

儒学对道家思想和佛教思想有所吸收,形成了宋代程朱理学。当程朱理学被官方利用,逐渐丧失自身活力以后,明清时期一些有文化个性的学者再一次开创了思想活跃的局面。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如何认识“理”和如何实现“理”两方面,朱熹理学与陆王心学有何差异?

(2)概括明末清初进步思想展现的时代新特征。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任之以事……故官无党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

——墨子

材料二  左右皆曰贤……然后而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

——孟子

请回答:

(1)两则材料关注的主题是什么?

(2)他们针对当时社会存在的什么问题提出这些主张的?

(3)说说这些主张的积极意义。

 

江泽民指出,“二战”后……科学技术日益渗透于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各个领域,成为推动现在生产力的最活跃因素,并且归根结底是现代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力量。请回答下列问题

(1)我们生活中使用的哪些东西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发明的?请列举三项。

(2)在第三次科技革命中,我国取得了哪些领先世界的成就?

(3)江泽民这段话强调了什么?高新科技的发展如何改变了人类生活?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的作品有它的地理,有它的谱系和它的家族,它的场所和它的特产,它的人物和它的事件,正如法国有它的盾徽,有它的贵族和平民,有它的手艺者和农民,有它的政治家和花花公子,有它的军队一样,总之,有它的整个社会!

——巴尔扎克《人间喜剧序言》

材料二  音乐用自己的音调形象概括地反映生活的材质过程。在贝多芬的作品中可以听到残酷的战争、威武的进军和胜利,听到革命进行曲的音调和节奏。他的第五交响曲的结尾部分就是如此。                                              

——鲍列夫《美学》

(1)依据上述材料,概括巴尔扎克和贝多芬作品的共同点。

(2)结合时代背景,分析两人的作品是怎样反映时代特征的?

(3)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文学艺术与现实生活的关系。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困难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

——《孟子》

材料二   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愚牙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汉书·董仲舒》

材料三

请回答:

1)孔子对构建和谐社会有借鉴意义的主张是什么?战国时期孟子如何发展了儒家思想

2)西汉时期董仲舒如何促进了儒家思想的发展?

3)简要说明材料三中两位人物对儒家思想的不同态度(或措施)及其主要目的。

 

下列有关《诗经》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B.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C.雅是宫廷诗歌 D.楚辞是其中的重要体裁

 

互联网充满着神奇魅力。下列对互联网的认识,最确切的是

A.我们要积极学习网络知识,学会使用网络

B.网络造成一些社会问题,我们要远离网络

C.网络信息量虽然很大,但良莠不齐,青少年不能上网

D.网络给人们带来便利,我们应当正确对待和科学使用网络

 

共684639条记录 当前(131/68464) 首页 上一页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