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大师钱穆认为,中国古代史“前一段落为秦以前的封建政治,后一段落为秦以后之郡县政治”。以下对这两大“政治”的理解正确的是( ) A. 都是地方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 B. 前者是贵族政治,后者是官僚政治 C. 都以血缘为纽带,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 D. 都顺应了历史潮流,维护了封建统治
|
|
我国古代政治制度不断调整与变革,下列措施反映强化中央集权的是 A. “于是武王已平商而王天下,封师尚父(即姜尚)于齐营丘” B. “别子为祖,继别为宗,继祢者为小宗。有百世不迁之宗,有五世则迁之宗” C. “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 D. “夫外之郡县,其朝廷远者,则镇之以行中书省,郡县又远于一省,若有边徼之事者,则置宣慰司以达之”
|
|
齐国原是姜氏的封国。公元前481年后,齐国的大夫田常及其后人逐渐控制国政,以至于自立为国君,并由周安王册命为齐侯,姜齐遂变为田齐,史称“田氏代齐”。这一现象反映出 A. 分封制度被废除 B. 新的社会制度确立 C. 等级制度被破坏 D. 贵族特权被废除
|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明代内阁大学士无定额。永乐年间有七人,宣德年间有十四人,万历年间有二十人,崇祯年间有五十人。明代内阁无属官。然而清代的内阁制就有不同;清代内阁大学士的名额,康熙年间,满汉大学士率为四员,到了乾隆十三年以后,才规定满汉学士各二员,协办大学士或一员或二员,非有缺不可递补。至于内阁官员有大学士、学士、侍读、中书舍人、典籍,其下又分设十二个小机构,为国家行政中枢远较明代内阁组织庞大。这也导致清代内阁出现了权责不明的现象。 材料二:明太祖创设殿阁大学士之始,仅令其侍左右,备顾问,并不知与国政。迨仁、宣之世,创设票旨制度之后,大学士已参预政事,其后又有首辅、次辅之分,票拟仅决于首辅一人。然清则刚好相反,清内阁制成于康熙时代,然此时便有翰林院分去内阁一部分的职掌,因翰林院的职务亦为掌制诰以备顾问的机关。至雍正时,为对西北用兵而另设军机处,参掌机密,大有取而代之的趋势。 ——以上材料均整理自《明清两代的内阁制度比较》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内阁由明到清的发展变化。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内阁发展变化的原因及影响。
|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王者禘(宗庙祭祀的一种祭名)其祖之所自出(诸族之始祖多感天而生),以其祖配之,而立四庙。庶子王(嫡子有残疾无法继承王位,由庶子代之),亦如之。 ——《礼记·丧服小记》 别子(嫡长子之外的其他嫡子、庶子)为祖,继(继嗣)别为宗,继祢(亡父)者为小宗。有百世不迁之宗,有五世则迁之宗。百世不迁者,别子之后也;宗其继别子者,百世不迁者也。宗其继高祖者,五世则迁者也。尊祖故敬宗,敬宗,尊祖之义也。 ——《礼记·大传》 (1)根据材料,概述西周祭祀制度的内容。 (2)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宗法制的特点。
|
|
(题文)687年,有人告发宰相刘祎之受贿,武则天(690年-705年在位)特令肃州刺史王本立审查此事。“本立宣敕(皇帝的诏令)示祎之”。祎之辩驳道:“不经凤阁(中书省)鸾台(门下省),何名为敕?”王本立回报武则天,刘祎之即被赐死于家。据此推断 A. 古代负责监察的官员位高权重 B. 敕书出台有悖于规制 C. 唐代建立一套独特的法律体系 D. 女皇武则天独断专行
|
|
中国古代一夫一妻多妾制下,国君往往有许多儿子,理论上实行嫡长子继承制。然而国君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挑选他们认为合适的庶子做维承人,这使得各王子及其母亲诡计百出,以求恩宠。这实质上 A. 否认了嫡长子继承制的合法性 B. 论证了商周时期宗法制的混乱 C. 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王权至上 D. 反映了一夫一妻多妾制的弊端
|
|
两宋三百余年间,贡举登科者共有十一万多人,平均每次录取的人数为唐代的十倍左右。更重要的是,唐代登科后,还要经过吏部身、言、书、判的考试,才能走上仕途,宋代士人及第即可释褐入官。这对宋代产生的最主要影响是 A.创新了人才选拔制度 B.吸引大批知识分子参加考试 C.扩大了统治基础 D.完善了科举考试制度
|
|
中国古代专制皇权不断加强,中枢权力体系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汉武帝时建立“中朝”决策机构,废除了秦以来的“三公九卿”制 B. 唐朝由中书省起草诏令,直接传递给尚书省具体执行 C. 宋朝时设枢密院和三司,分割宰相的军权和财政权 D. 明太祖时废除丞相,设立内阁参与军国大事的决策
|
|
元世祖忽必烈曾概括说,中书省是我的右手,枢密院是我的左手,御史台是我用来医两手的。这反映了当时政治运行机制的基本特点 A.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 B.政令的草拟、审批和执行分设 C.行政、军事、监察三大系统鼎立 D.中央与地方既分权又相互制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