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美国最高法院室内墙壁古今立法者的雕像中,孔子赫然位列其中,因为他主张“妥协”与“秩序”;“天”是“最高价值观”的载体,这与上帝对等,因此美国人赞许孔子的“宗教伦理”。然而,19世纪中期开始的对华人移民的恐惧促使媒体将中国人“低劣”“怪异”的本性归咎于孔子,而美国人依赖于报刊杂志以获取信息的传统则直接导致负面的孔子形象占据主流中国观;作为“天定命运”观念的积极鼓吹者,无数的报纸都在强调孔子思想属于早已逝去的时代,基督教体系则引领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毕竟中国的守旧儒家士大夫们都迈开了反思孔子、放下孔子的步伐。 ——摘编自张涛《孔子在美国:1849年以来孔子在美国报纸上的形象变迁》 材料二 经济危机肇始,美国“伪经济学家”鼓吹美国资本家应该前往苏俄取经,学习五年计划模式。对此,反对者应用《论语》中“过犹不及”提醒政府,只能参考孔子的中庸之策,以相同比例削减红利,体现劳资公平。等到罗斯福大行政府干预经济之策,鼓吹自由者借用孔子“苛政猛于虎”的感叹公开表示:宁愿遭受老虎威胁,也不愿生活在苛政之下。及至新政措施全面铺开,寄希望于罗斯福驱赶“在民众门前嚎叫的饥饿之狼”的新政支持者惊讶地发现:孔子的“大同”之说与当时的社会福利思想何其相似。农业部长亨利·华莱士借鉴据称为孔子首创的“常平仓”论制定了《农业调整法》,这无疑也是“大同”的必然要求。 ——摘编自张涛《孔子在美国:1849年以来孔子在美国报纸上的形象变迁》 (1)据材料一概括“孔子形象”在19世纪中期的美国发生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变化的原因。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罗斯福新政的支持者与反对者解读的“孔子形象”分别旨在达成的主要目的,综合材料一、二指出“孔子在美国报纸上的形象变迁”这一历史现象的本质。
|
|
1968年3月,美国爆发第二次美元危机。不到半个月时间,就流失了14亿美元的黄金。美国已无法继续维持统一的美元黄金官价,被迫宣布实行黄金双价制:一种是只有各国政府或中央银行用美元向美国兑换黄金时的黄金官价(即35美元兑换1盎司黄金),但必须经美国政府同意;另一种则是根据供求关系调节的自由市场黄金价格。这表明 A. 黄金双价制导致美元与黄金脱钩 B. 美元变相贬值的速度进一步加快 C. 布雷顿森林体系已无法继续维持 D. 美国失去了对国际金融的支配权
|
|
学者德•弗雷斯曾指出:从1750年到1800年,生活在大都市的欧洲人口保持稳定(这一阶段仅增长0.2%),而小城市和城镇(规模在5000〜30000人之间)的人口却突增了4倍。导致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A. 工业化进程导致城市污染严重 B. 普通民众对大城市生活的厌倦 C. 小城市和城镇代表城市化方向 D. 社会生产领域出现革命性变化
|
|
马克思通过大量文献和资料,深入分析了当时的经济结构和生产方式,初步阐述了剩余价值的思想,揭示了未来社会的发展方向。这些成果和结论都写进了《共产党宣言》。马克思的这些研究成果 A. 提出了社会主义国家的基本经济制度 B. 第一次提出了社会主义理论学说 C. 揭示了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的社会问题 D. 论述了垄断阶段的资本主义特征
|
|
辨别历史事实与历史叙述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思维能力。下列对历史叙述中所反映的历史事实辨别正确的是
A. A B. B C. C D. D
|
||||||||||||||||
下表是1942年中国的国家资本企业与私人资本企业类别比较表。以下对该表解读正确的是1942年中国的国家资本企业与私人资本企业类别比较表 A. 国家资本重点发展重工业有利于持久抗战 B. 私人资本重点发展轻工业满足了人民需要 C. 私人资本在整个国民经济结构中占据优势 D. 国家资本企业控制在买办大资本家的手里
|
|
(题文)下面是1957年刊出的新闻漫画“特快列车”。其反映当时的历史主题是 A. “大跃进”运动的开展 B. 国民经济的恢复 C. 三大改造的完成 D. 工业建设的起步
|
|
(题文)定都天京后,太平天国专设删书衙,根据拜上帝会的教义和原则删改儒家的典籍,特别是对专讲“吉礼”和“鬼神丧祭”之类的言辞统统删掉。这些措施表明太平天国 A. 试图构建一种新文化 B. 对传统文化删改选用 C. 全力破除传统文化 D. 严格上下尊卑等级制
|
|
明清时期,一些拥有大量土地并雇人耕种的经营式农场主日益转化成以出租小块土地为主的租佃地主,很多雇工也转化成为了佃农。材料叙述的现象 A. 反映了土地兼并的加剧 B. 有助于农业生产商品化 C. 适应了劳动力不足的现实 D. 不利于农业社会化发展
|
|
下表是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比较,据此可以推知 A. 二者在本质上是相同的 B. 二者在治学方法上是一致的 C. 程朱理学体现了唯物主义 D. 陆王心学是对程朱理学的继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