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主要措施有①把主要将领的兵权收归中央②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③设置通判监督地方④掌控地方赋税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
|
唐朝元和年间(806~820年),主管财政的宰相皇甫镈奏请减少内外官俸,诏书下达后被给事中崔祐驳回,皇帝最终采纳了崔祐的意见。根据所学知识推论崔祐所属的部门应是 A.中书省 B.门下省 C.尚书省 D.参知政事
|
|
下图分别是秦和唐时期的中央官制示意图,比较两图最能说明的是
A. 唐代中央官吏日渐增多 B. 唐代通过分权得以集权 C. 唐代尚书省权利最大 D. 太尉与御史大夫的权力分别下放到兵部与吏部
|
|
余秋雨在《十万进士》中认为,科举制度选拔的“十万进士”,“其中包括着一大批极为出色的、有着高度文化素养的政治家和行政管理专家。”这说明科举制度 A. 是行之有效的选官用人制度 B. 导致了“重文轻武”的现象 C. 已经成为束缚人们思想的工具 D. 有利于维护官僚队伍的廉洁高效
|
|
下面是某电视专题片中出现的三组镜头,分别反映了不同朝代为解决洪水灾害,中央政府的运作情况。据所学知识判断,上述历史场景最早出现的朝代分别是 ①蜀郡洪水为患,丞相与诸卿拿出治理方案,交给皇帝裁决 ②渝州发生洪灾,中书省按皇帝旨意起草文件,交门下省审核后,再交尚书省,尚书省交工部、户部办理 ③徐州府爆发洪灾,阁臣据皇帝旨意写成诏书,直送工部、户部执行赈灾 A.秦、唐、明 B.秦、唐、元 C.汉、宋、明 D.秦、元、清
|
|
黄仁宇在其著作《中国大历史》中说:“新朝代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帝国跨地过广,于是采用一种“斑马式”的管理,就是有些地区秦朝所设置郡县原封不动地任其存在,其他地方则派遣新任命的王侯,世守为业。”文中的“斑马式”管理应该对应的制度是 A.分封制 B.郡国并行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
|
|
西汉初年实行郡国并行制度,然而“时则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以明矣”。这说明 A.分封制有利于国家统一 B.分封制有利于加强王权 C.郡国并行有利于消除内乱 D.郡县制有利于国家统一
|
|
美籍华人历史学家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一书中写道:“从秦国开始的我国史上的第一次社会政治转型,发自商鞅,极盛于始皇,而完成于汉武。”这次大“转型”的主要表现是 A.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B.郡县制代替分封制 C.行省制代替郡国制 D.内阁制代替三省六部制
|
|
在秦朝,采取丞相、御史大夫与诸卿”朝议”的方式讨论国家军政要务,这对于政治决策的重大意义是 A. 安抚群臣,为君主效力 B. 集思广益,减少决策失误 C. 展现民主,体现君主关怀 D. 进行廷辩,显示大臣才能
|
|
“陛下”本是对他人的尊称。“陛”是台阶,称人“陛下”表示谦卑,意思是我不敢直接靠近你,只能站在台阶下和你说话。但秦以后,“陛下”一词只能专称皇帝。这体现了皇帝制度的哪一特点( ) A. 皇位世袭 B. 家天下 C. 皇帝独尊 D. 君权神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