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时报》是一家以报道重大事件为主、具有全球性影响的报纸。该报在近代某一时段共5个月的时间内,对中国某一事件的报道文章达500余篇;以事件相关城市为标题检索,武汉三镇、北京、南京的报道数量分别为38、50和25篇。由此判断该事件是 A. 第二次鸦片战争 B. 太平天国运动 C.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 辛亥革命
|
|
1895年,日本人终于拿到了想要的《马关条约》,西方政界议论纷纷,下列西方政界的议论符合史实的是 ①美国:中国,你的一个孩子走了 ②英国:我们终于可以获得减免税率了 ③法国:伙计,我们的机器也搬运到中国去 ④德国:我们现在终于可以把使馆设在中国北京啦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
|
历史学家萧功秦在《危机中的变革》一书中指出:“中国近代历史剧变的基本分界线,是距今一百多年前的甲午战争”。下列最能说明这一结论的是 A. 开始出现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 B. 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开始产生 C. 中国割地赔款、丧权辱国 D. 开启了制度变革的探索历程
|
|
“大清国国家允定各使馆境界以为专与住用之处。并独由使馆管理。中国民人,概不准在界内居住。”从这份史料中我们可以获取的正确信息是 A.列强可以在中国建立租界 B.外国公使可以进驻北京 C.列强取得划分“势力范围”的特权 D.列强取得了设立“使馆界”的特权
|
|
“它发端于广东一隅而最终进入华北,使上国帝京一时成为夷狄世界,夷夏之大防因之而完全崩溃。”这里的“它”应是指 A.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B. 甲午中日战争 C. 第二次鸦片战争 D. 鸦片战争
|
|
有学者认为:“比鸦片战争远为深刻的是几个概念的冲突:中国自称天下宗主的角色与西方国家主权的观念之间的不相容;中国的朝贡关系体制与西方的外交往来体制之间的冲突;以及中国农业的自给自足与美国工业的扩张之间的对抗.”这段话 A. 说明了鸦片战争的必然性 B. 掩盖了鸦片战争侵略性质 C. 贬低了中国经济政治制度 D. 脱离了当时具体历史背景
|
|
(题文)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中指出“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以下结论不能体现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的是 A. 使中国社会性质发生变化,开始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 使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C. 开始萌发了“向西方学习”,寻求强国御侮之道的新思想 D. 使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转变为封建势力与人民大众的矛盾
|
|
清代曾侍从三个皇帝的军机大臣张廷玉多次被皇帝称赞,但他仍时刻小心谨慎,从不留片稿于家中,很少结交外官,从政多年“无一字与督抚外吏接”。这可用来说明军机处 A. 导致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B. 借鉴了欧美民主制度 C. 对皇权有一定的约束力 D. 仅是君主专制的工具
|
|
唐代法律规定,“凡官员有数,而署置过者有罚”,“不应置而置……一人杖一百,三人加一等,十人徒二年”。这说明唐代 A. 有力地防范了官员腐败 B. 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管辖 C. 注重规范各级官员编制 D. 杜绝了选官上任人唯亲
|
|
(题文)明末清初,大陆居民特别是福建、广东等地居民大规模迁移台湾,与原住民共同参与当地开发。其影响是( ) A. 打击了东印度公司在台残余 B. 开始突破传统的闭关锁国政策 C. 推动了台湾经济结构的转型 D. 丰富了中华民族历史发展内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