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5年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是具有先进技术的“制器之器”的工厂;1899年创办的大生纱厂,是“设厂自救”的棉纺织企业。它们的共同点是 A. 深受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B. 属于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C. 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D. 属于近代洋务企业
|
|
如果从中国近代化的角度考查鸦片战争后中国历史的发展,洋务运动可以说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其中最突出的表现是 A. 有限度地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创办工业 B. 建立起一支近代化的海军 C. 兴办新式学校,派遣留学生 D. 开始学习西方的政治经济制度
|
|
(题文)下列有关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是在清政府扶持下出现的 B. 是一些官僚、地主、商人受外商企业的刺激下创办的 C. 是封建社会中的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而来的 D. 是洋务派创办起来的
|
|
甲午战争后,海军一兵舰千总郑祖彝在给上级的条陈中说:“海军所有章程,除衣冠语言外,均当采用西法。万不得采择与中国合宜者用之,不合宜者去之。盖去一不合宜,则生一私弊。”这种观点 A. 批评了李鸿章指挥不当 B. 表露出崇洋媚外的思想 C. 未能深入反思洋务运动 D. 认识到中体西用的弊端
|
|
新文化运动时期,新派诗人刘大白的《卖布谣》中写道:“土布粗,洋布细,洋布便宜,财主欢喜。土布没人要,饿倒哥哥嫂嫂。”导致这一现象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A. 清政府沉重的赋税 B. 西方廉价工业品的冲击 C. 自然经济完全解体 D. 传统手工业的技术失传
|
|
1883年《申报》刊登了如下的一段评论:“招商局开其端一人倡之,众人和之,不数年间,风气为之大开,公司因之云集,虽其中亦有成与不成之分,然其一变从前狭隘之规则。”这里“变规则”是指 A. 冲破传统重农抑商政策的束缚 B. 打破洋人垄断中国航运业的局面 C. 是洋务派最早创办的民用企业 D. 开启国人创办股份制企业之先例
|
|
上海机器面粉工业,始于1897年开办的英商增裕面粉厂。中国民族资本机器面粉厂1913年共有11家。为保证原料供应,这些面粉厂纷纷派人到产地设庄收购,小麦价格逐步上扬,促使农民扩大了小麦种植面积。材料说明 A. 上海开埠推动农村经济结构调整 B. 列强侵略促使民族工业诞生 C. 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的相互推动 D. 英国侵华助推上海面粉加工
|
|
“它因模仿一部分器物而异于传统,又因其主事者以新卫旧的本来意愿而难以挣脱传统。”此评论适用于( ) A. 林则徐迈出师夷长技的第一步 B. 洪仁玕提出中国第一个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C. 李鸿章等“师夷长技以自强” D. 维新派第一次提出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
|
我们认为洋务运动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依据主要是 A. 洋务运动的目的是维护统治 B. 洋务运动学习了西方的科学技术 C. 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化 D. 洋务运动吸收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
|
(题文)“甲午战争前同时出现了三种工业化的推动和参与势力,并形成了三种资本形态。”材料中的“三种势力”不包括 A. 自然经济 B. 洋务经济 C. 民族资本主义 D. 外国资本主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