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题

美国学者杰里·本特利认为,“当民族主义同强大的政治、外交、军事领袖结合起来后,它在动员、集合民族感情膨胀的民众方面便具备了无限潜力”。以下历史事件最能体现其观点的是

A. 英国1832年议会改革

B. 德意志帝国统一

C. 法国1875年宪法颁布

D. 中华民国建立

 

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和《宽容法案》。其中,《宽容法案》授予几乎所有新教徒群体有宗教信仰自由的权利。英国通过上述两个法案

A. 确保了议会的基本权利

B. 把国王置于“统而不治”的境地

C. 继承了传统的政治规则

D. 使公民权利和君主权力达到平衡

 

约公元前450年,“罗马平民迎来了他们的首度胜利,那就是罗马基本法律《十二铜表法》的编纂和颁布。在这部法律中,全体公民的基本权利得到承认”。“全体公民的基本权利得到承认”是指

A. 《十二铜表法》明确规定了公民权的平等

B. 全体公民都可依据成文法维护权利

C. 《十二铜表法》明确规定限制贵族的权利

D. 平民获得参与制定或修订法律权利

 

《民主的模式》一文中指出:雅典民主的一个标志是对公民美德的普遍认同: 为共和城邦做贡献以及将私人生活置于公共事务和共同善业之下。这表明古代雅典

A. 注重维护城邦利益    B. 推行直接民主政治

C. 公民缺少民主权利    D. 公民道德高于一切

 

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生产关系进行了多次调整。其中,农业合作化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都

A. 改变了土地所有制的性质

B. 调整了农业经营方式

C. 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D. 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

 

下表为1970—1973年与中国建交的国家。据此可以推知当时

A. 中美建交推动中国开创外交新局面

B. 中国注重改善与西方的关系以应对苏联的威胁

C. 西方国家放弃敌视中国的外交政策

D. 中国推行的不结盟外交得到了世界的广泛认同

 

下图为1957-1960年中国经济状况示意图,据此可以推知当时中国

A. 三大改造的任务基本完成

B. 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已经形成

C. 国民经济按比例协调发展

D. 经济建设方针需要有所调整

 

1936年4月,株(洲)韶(关)段接通,完成了粤汉路全线贯通。1937年上半年,陇海路向西伸至宝鸡,宝鸡至连云港的1075年公里铁路通车。国民政府致力于铁路建设客观上反映出

A. 民族资本主义获得一定程度的发展

B. 国民政府加紧推行攘外必先安内政策

C. 国民政府做了一些抗日的战略准备

D. 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符合中国实际需要

 

日本学者指出:“1905年夏是中国的转折点。事态变化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日本战胜了俄国,这件事正发生在中国政府及其革命的反对派都想探索未曾经历过的道路的时候。对每一方来说,日本的经验指出的是截然不同的道路。”就清政府来说,它当时汲取的“日本的经验”是

A. 推行军事改革

B. 健全法律体系

C. 建立立宪政体

D. 废除君主体制

 

庚子7月,两江总督刘坤一上奏:“窃查此次战事,由于匪徒藉口仇教,肆行烧杀,致酿成大患,各国亦以剿匪及保护商民教士为名,调舰增兵,合而谋我。”各国“合而谋我”的后果是

A. 东南沿海的门户被打开

B. 列强侵华开始进入资本输出新阶段

C. 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合作

D. 以华治华成为侵华的主要政治手段

 

共684639条记录 当前(21976/68464) 首页 上一页 21971 21972 21973 21974 21975 21976 21977 21978 21979 21980 21981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