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题

周天子分封王族、功臣及先贤,以家长的面目“作民父母,以为王天下”,对国家进行统治。这反映了当时

A. 国家结构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B. 人伦秩序巩固了中央集权统治

C. 宗法政治与伦理政治相结合

D. 分封制实现了地方的有效管理

 

关于“五谷”,古代最主要的说法有两种:最初流行的说法是指麻、黍、稷、麦、菽,而后来最流行的说法是指稻、黍、稷、麦、菽。较早流行的“五谷”中无“稻”,主要原因在于

A. 水稻的发现时间较晚

B. 最初的经济重心在北方

C. 麻是古代主要的经济作物

D. 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

 

简要说明20世纪以美国为代表的资本主义文明和以苏联、中国为代表的社会主义文明在经济上是如何相互借鉴并创新的?

 

材料下表是某老人记录的几次国庆节的饮食开销情况(单位:元)

 

1958年

1968年

1978年

1988年

1998年

2008年

7.98(请客)

3.6

3.07

15.22

90.9

268.95

 

 

据材料,以1978年为界概括老人家国庆节开销的变化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各自的原因。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根据材料一中的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特点。

材料二尽管洋务派创办民用企业的原意,并非为了发展中国的资本主义……但是这些企业终究意味着中国古老的大地上已出现了新兴的生产方式。洋务派通过创办民用企业引进西方资本主义生产技术,利用部分私人资本生产产品……也起了开风气的作用。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八十年》

(二)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洋务派创办民用企业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产生的历史作用。

材料三党知道战争日益逼近,没有重工业就无法保卫国家..因此我国共产党也就拒绝了“通常的”工业化道路,而从发展重工业开始来实行国家工业化。

—摘自《斯大林选集》

材料四重工业是我国建设的重点..但是决不可以忽视生产资料尤其是粮食的生产,如果没有足够的粮食和其他生活必需品,首先就不能养活工人,还谈什么发展重工业?所以,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必须处理好。”

—《论十大关系》

(三)根据材料三、四,指出中国与苏联工业化道路的异同。

 

(江西省临川一中2018年高考考前全真模拟试题文综之历史)下表为美国、日本、中国、印度四国在世界银行投票权的变化,这一变化说明了

时间国家

2010年以前

2010

2018

美国

15.9

15.9

15.85

日本

7.65

6.84

6.8

中国

2.77

4.22

5.7

印度

2.77

2.91

3.22

 

 

A. 布雷顿森林体系维持了美国投票权的基本稳定

B. 美日等发达国家经济不断衰退

C. 扭转了亚非拉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不利局面

D. 国际经济秩序的逐步转移趋势

 

斯大林去世后,后继的苏联领导人都不同程度的进行了改革,但都是以失败而告终,其中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经济改革失败的原因,从实质上来讲都是由于

A. 把重点放在农业上

B. 把重点放在重工业上

C. 没有改变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

D. 缺乏明确的指导思想

 

在苏联,“计划社会”的思想,部分来自恩格斯所阐述的社会主义学说,部分地来自战争的经验,甚至更多地来自一种不可抗拒的压力,即如何应付在提高国家生产水平中出现的连续而长期的问题。材料说明苏联形成的“计划社会”思想

A. 具有一定的历史必然性

B. 是促进苏联经济发展的必要手段

C. 有利于苏联经济的发展

D. 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完善发展

 

行动的目的是预期的,但是行动实际产生的结果并不是预期的,或者这种结果起初似乎还和预期的目的相符合,而到了最后却完全不是预期的结果。下列选项符合材料观点的是

A. 土地改革

B.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 新经济政策

D. 罗斯福新政

 

(题文)二战前美国总统竞选中,候选人的品德、魅力是取胜的关键。二战后,该因素的重要性明显下降,选民更多关注候选人对国家财政资金如何分配的许诺。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A.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B. 对苏联威胁的担忧

C. 福利政策已经深入了人心

D. 第三产业不断兴起

 

共684639条记录 当前(23378/68464) 首页 上一页 23373 23374 23375 23376 23377 23378 23379 23380 23381 23382 23383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