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题

下表是1894年~1920年间中国产业资本的估计情况.此由可得出认定的史实是

中国产业资本估计

年份

资本额(万元)

比重(%)

私人资本

国家资本

合计

私人资本

国家资本

合计

1894年

722.5

2796.6

3519.1

20.53

79.46

100

1913年

15498.7

14887.5

30386.2

51.01

48.99

100

1920年

42987.4

27097.8

70079.2

61.34

38.66

100

 

资料根据赵德馨编《中国近代国民经济史教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年)P143所提供数据编制。

A. 国家大力扶植私人产业资本

B. 国有企业已经走向全面衰落

C. 民国政府鼓励发展产业经济

D. 近代工业化的力量不断增强

 

1862年京师同文馆成立时“投考者寥寥”,而到光绪年间,随着大量“有用”之西书被翻译和引入,1874年上海“格致书院”创办时得到了李鸿章等许多官绅的捐款资助。这一变化表明

A. 传统儒学已经丧失主导地位

B. 追求西学已经成为了社会主流

C. “西用”思想的社会基础扩大

D. 官绅阶层已经接受了西政思想

 

明代洪武三十年科举春榜所录51人全系南方人,故称南榜,这招致北方落榜举人联名上疏,告主考南方人刘三吾“偏私南方人”,朱元璋怒杀主考官并亲自策问,增录夏榜61人,全系北方人,故称北榜。“南北榜案”本质上反映出

A. 明朝南北方区域矛盾突出

B. 皇权凌驾于官僚机构之上

C. 北方仍然是经济文化中心

D. 科举制度走向了僵化腐败

 

下表为不同史籍关于宋开宝九年同一事件的历史叙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

记述

出处

太祖初晏驾,孝章宋后使召秦王德芳。(使)以太祖传位晋王之志素定,乃不召德芳,径趋开封府召晋王。”(后)曰,“吾母子之命,皆托官家(晋王)”

《涑水记闻·卷第一》

“上(太祖)即夜召晋王,左右皆不得闻,但遥见烛影下晋王时或离席,若有所逊避之状,既而上引柱斧戮地,大声谓晋王曰,好为之”,“癸丑,上崩于万岁殿,甲寅,太宗即位。”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十七》

“开宝九年(公元976年)冬十月癸丑,太祖崩,帝(赵光义)遂继皇帝位。”

《宋史·卷四·本纪第四》

“十一月丙子,宋主匡胤殂,其弟炅(赵光义后改名为赵炅)自立”

《辽史·卷八·本纪第八》

 

 

A. 赵匡胤死后其弟继承皇帝位

B. 使者与晋王赵光义合谋政变

C. 赵匡胤主动传皇位给赵光义

D. 赵匡胤之子才德不济难继大统

 

西汉惠帝六年规定女子在15岁至30岁之间必须出嫁,否则多征税,此政策被历代王朝所借鉴。而民间则有“女大三,抱金砖”的婚俗。这体现了

A. 政府鼓励早婚和人口繁衍

B. 民间抵制政府的早婚规定

C. 农业社会对劳动力的需求

D. 多子多福的传统伦理观念

 

孔子在肯定管仲对国事贡献的同时,也批评他器用排场超过了人臣的限度。孟子认为“君有大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易位”是人臣的本分。由此可见孔、孟二人

A. 宣扬民本思想

B. 主张重构秩序

C. 追求仁政德治

D. 肯定汤武革命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陶澍,宇云汀。嘉庆七年进士。道光三年,就擢巡抚。安徽库款,五次清查,未得要领。谢自藩司时,钩核档案,分别应劾、应偿、应豁,于是三十馀年之纠葛,豁然一清。濒江水灾,购米十万石,赈务核实,灾民赖之无失所。又怀远新涨沙洲阻水,并开引河,导之入准。淮水所经,劝民修堤束水,保障农田。各县设丰备仓于乡村,令民秋收后量力分捐,不经吏役,不减粜,不出易,不假贷,岁歉备赈,乐岁再捐,略如社仓法而去其弊。创辑《安徽通志》,旌表忠孝节烈以励风俗。晚年将推淮北之法於淮南,已病风痹,未竟其施,后咸丰中乃卒行之。十九年,卒。遗疏上,优诏轸惜,称其“实心任事,不避嫌怨”。澍见义勇为,胸无城府。用人能尽其长,在江南治河、治漕、治盐,并賴王凤生、俞德源、姚莹诸人之力。左宗棠、胡林翼皆识之未遇,结为婚烟,后俱为名臣。

——选自《清史稿·陶澍传》

(1)根据材料概述清朝一代名臣陶澍的主要政绩。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陶澍的为官之道。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和平与战争)

材料

二战后,美苏是展开冷战和对抗。冷战伊始,美国依仗其拥有的海上地缘优势,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实施封锁和遏制。在欧洲方向,美国组建了北约,对苏联进出大西洋的出海口构成封锁态势;在远东地区,派驻第7舰队,建立美日同盟等军事集团,利用部署在西太平洋岛上的大量海、空军基地,对东亚大陆形成海上封锁和包围,直至60年代末,美国海军在朝鲜战争、越南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古巴导弹危机后,苏联海军奋起直追,逐渐在美苏争夺中处于进攻态势。为重新夺回海上优势,80年代里根政府再次祭起海权大旗,美国海上力量再次进入“黄金期”,在美苏争霸中重新占据攻势地位。这为最终击跨苏联发挥了重要作用。这期间,美国海军在突利比亚、入侵巴拿马和发动海湾战争等军事行动中都扮演了主角。苏联解体后,美国海军适时调自身战略,先后提出“由海向陆"“前沿存在、由海向陆”“空海一体战”等战略理论和构想,指导美国海军在联合作战和对陆精确打击能力等方面不断提高。

——李剑、社立烨《美国海洋霸权的历史轨迹》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二战后美国海军在推行霸权主义中发挥的作用。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海军不断发展的主要原因。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军衔,是国家给予军人的荣誉,也是区分軍人等级,表明军人身份的称号和标志。我军在1927年8月建军后,一直致力于建立红色政权,争取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在漫长的战争年代,由于条件艰苦,没有稳定的经济基础,再加上环境残酷及客观条件所限,我军一直未能实行军衔制度。但在国共合作时期,我军曾两次酝酿实行军街制,后来由于战争环境变化和蒋介石发动全面内战而被终止,新中国首次实行军衔制度是在195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授予对创建和领导人民武装力量或领导战役军团作战立有卓越功勋的高级军官以元帅军術。9月27日,毛泽东主席发布授予朱德等十人以共和回元帅军衔的命令,周恩来总理发布将军授衔命令。此后各部队陆续举行了校官、尉官授衔典礼,各部队首长授予所属部队士兵以军士和兵的军衔,《人民日报》社论指出实行军衔制是“我国武装力量现代化正规化建设中的重要举措”,《解放军报》发表社论阐明了实行军衔制度的意义。

——摘自徐秉君《新中国两次实行军衔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人民军队长期未能授予军衔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中国成立后实行军衔制度改革的意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从15-16世纪始,人类社会开始从国别的、地域的历史进入“世界历史”。在西方和东方文明内部都先后生长出现代经济和思想文化等“世界历史”的因素,并按照体现着这一总趋向的各自特殊发展道路而走向对于人类普遍价值的认同。在中国,从明代嘉庆初至清道光二十年,即16世纪30年代至19世纪30年代,正是一个使古老文明汇入世界历史的特殊发展时期,它既体现着社会发展和人类心灵发展的一般規律,同时又因中国古代文明形成和发展的既往的特殊性而使从传统走向现代的社会发展和思想启蒙的道路具有格外“坎坷”的中国特色,

——萧萐父、许苏民《明清启蒙学术流变》

从材料中提取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论述须史论结合。)

 

共684639条记录 当前(24573/68464) 首页 上一页 24568 24569 24570 24571 24572 24573 24574 24575 24576 24577 24578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