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题

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宏伟目标是在

A. 中共“十四”大

B. 中共“十五”大

C. 中共“十六”大

D. 中共“十七”大

 

康熙皇帝任命曹雪芹的祖父曹寅主持江宁织造局的生产。根据当时的制度,该局生产的产品

A. 全部投放市场,收入归皇室

B. 部分用于纳税,部分投放市场

C. 全部供皇室使用,不投放市场

D. 部分供皇室使用,部分投放市场

 

邓小平南方谈话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贡献,其中“三个是否有利于”强调社会主义的本质是

A. 消灭剥削制度

B. 实现共同富裕

C. 发展生产力

D. 实行计划经济

 

十一届三中全会之所以成为伟大的历史性转折是因为实现了两大转折,这两大转折指党的

A. 指导思想与工作重心

B. 思想路线与工作方针

C. 组织路线与工作重心

D. 理论基础与思想路线

 

1878年12月14日《申报》记载:机器制造创于泰西而效行于中国……天津麦面盛行,今秋又有宁人购来磨面机器一座,在紫竹林招商局下开张磨坊,名曰“贻来牟机器磨坊”。此材料可印证

A. 近代国人办报的先例

B. 近代民族企业的兴起

C. 中国洋务运动的发展

D. 中国传统经济的强盛

 

1956至1966年为十年探索时期,这一时期极左思潮泛滥,社会主义工业化走过不少弯路留下深刻的教训,但也取得了不小成就。对这一时期的评价比较客观的是

A. 错误大于成就

B. 成就大与错误

C. 成就与失误对半

D. 问题不少总体向好

 

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确立的标志是

A. 新中国的成立

B. 三大改造的基本实现

C. “一五计划”的完成

D. 《论十大关系》的发表

 

歌曲《放足歌》中唱到:“邻家有女已放足,走向学堂去读书。”歌曲描绘的社会现象最早可能出现于

A. 鸦片战争时期

B. 中华民国初期

C. 新中国成立初期

D. 改革开放时期

 

“新礼服兴,翎顶补服灭;剪发兴,辫子灭;爱国帽兴,瓜皮帽灭;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跪拜礼灭……”这首民谣反映了某个重大历史事件引起的社会风貌的变化。这一事件是

A. 戊戌变法

B. 洋务运动

C. 辛亥革命

D. 护法运动

 

“一五计划”的主要意义是

A. 初步改变了一穷二白的面貌

B. 为工业化奠定了基础

C. 标志着工业化开始

D. 滋长了决策者的骄傲情绪

 

共684639条记录 当前(25017/68464) 首页 上一页 25012 25013 25014 25015 25016 25017 25018 25019 25020 25021 25022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