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预备立宪”,就是做好正式立宪之前的各项准备工作,或者说是由原来的封建专制政治制度向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度过渡的时期。预备立宪标志着清政府业已承认封建专制制度的破产。由此可知 A. 立宪推动政治近代化 B. 慈禧始终掌控着立宪进程 C. 清朝统治者因循守旧 D. 革命派识破了清廷的阴谋
|
|
东汉时期,注释律令章句的叔孙宜、郑玄等人都是当时著名的经学大儒;元明清三代,统治者一般认为只要通经就能明法。这表明古代中国 A. 在法学上没有建树 B. 以儒家经典取代法律 C. 当时缺乏法律人才 D. 法律具有儒学化特征
|
|
在对待商业的态度上,赵匡胤认为“多积金,市田宅,以遗子孙。歌儿舞女以享天年”;赵光义也号为“令两制议政,丰之术”;神宗时也“尤先理财”,令众“政事之先理财为急”。由此可知,当时的政策导向是 A. 重农抑商 B. 农商并重 C. 重视商业 D. 重义轻利
|
|
有学者认为,魏晋嵇康的“越名教而任自然”从根本上反映了他全部哲学思想的内涵,不仅有出于现实关怀而对现实不公所做的批判,更充满了对于真实自然、自由人生、最终归于对“任自然”的理想境界。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嵇康完全抛弃了儒家的教条 B. 这是他面对现实矛盾而做出的选择 C. 充分体现了三教合一的趋势 D. 表明道家已经成为社会的主流思想
|
|
有学者指出:“个体家庭是宗族组织的基本单位,土地公有制是宗族组织的经济基础,宗族组织是家长制家庭的次生形态。”这表明 A. 宗法制是先秦最基本的政治制度 B. 家国观念出现有利于巩固宗族组织 C. 先秦时期政治以血缘关系为基础 D. 宗族组织是特定政治和经济的产物
|
|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28年,梁漱溟开始提出“乡治”的主张,到1931年完成了他的“乡村建设理论”。他说中国是一个“伦理本位”的社会,“没有两面对立的阶级”,所以“中国没有革命的对象,只有建设的对象”,“中国革命只有外来原因没有内在原因”。他提出解决中国问题的唯一出路是依靠“乡村自治”组织,来建立“乡村文明”。他说:“共产党闹的最厉害的地方,单靠军队去剿是不行的”,“必须另有一种农民运动代替才可以”。1931年,梁漱溟在山东邹平县开办乡村建设研究院,以后又扩大到菏泽等三个专区。“乡村建设”的主要内容:一是建立“乡农学校”(学校是乡和村级的行政实体),大多数校长校董由当地豪绅担任;二是建立“乡村自卫组织”,实际上是建立豪绅掌握的地方武装;三是建立“合作社”,进行农业技术改良,“促兴农业以引发工业”。 ——据王桧林主编《中国现代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提出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梁漱溟“乡村建设”的特点并予以简评。
|
|
【历史一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事实上,曾推动埃及与以色列签署戴维营和平协议的美国总统卡特,早在多年前就在《牢墙内的巴勒斯坦》一书中明确表达了对巴以冲突悲剧的无奈:“中东地区的仇恨和互不信任根深蒂固,各方自尊心非常强烈,谁也不会贸然提出申请或者作出让步,原因是主动一方最终会被拒绝。”“今天的阿拉伯人、犹太人和基督徒内流动着的仍是上帝选民之父的血液,为了争夺这位中东尊崇的族长的嫡系地位,各方不惜血溅圣地。迄今牺牲生命不计其数。地上的血仍向耶和华(即所谓上帝)哀告一苦苦渴求着和平。” ——据刘中民《巴以冲突无法调和的根源在于文明与文化》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巴以冲突中的大国因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文化冲突的角度对巴以冲突的悲剧予以简要评价。
|
|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各自为政自行铸币,货币的地域性十分明显,各诸侯国货币的形状、大小、轻重及制造工艺水平悬殊,计算单位也差异甚大,币制极为混乱。秦朝在统一币制的过程中,对货币的形、质、量有明确规定,货币分为二等,以黄金为上币,以镒为单位;圆形方孔铜钱为下币,以半两为单位。秦朝严禁私人铸钱。从出土的实物看,秦半两钱分布的地区,西至河西走廊,东到山东、江苏,北达内蒙古,南抵广州市,东北见于辽东半岛,西南伸进大渡河上游。文物中保存很好的秦半两,有直径三、五厘米的,更有三厘米以下的,重量有八克、五克的和五克以下的。在字面上常用的文字是十二铢和八铢。《史记》《汉书》都有关于秦半两“各随时而轻重无常”这样的记载。 ——摘编自张诚《秦汉币制改革略论》等 (1)根据材料,概括秦朝币制改革的特点。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秦朝币制改革的影响。
|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这是毛泽东同志在整风运动中反复讲过的。只有解放思想,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能顺利进行,我们党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也才能顺利发展。” ——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结合材料与所学中国近代以来的相关历史知识,围绕“思想解放与社会进步”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清朝定鼎中原之后,继承了明朝的朝贡体制。但是,尽管清朝与明朝的朝贡体制外壳相同,实际内涵却较明代复杂得多。清朝朝贡的贸易性质没有明朝那么强,礼仪和政治关系的意义更重,体现在礼仪制度方面就是清廷制订了“藩国通礼”,包括册封爵位、颁诏、颁赏、遣使会盟、朝贡、宴赏、遣人听事等一整套完整礼仪。然而,由于日本不朝贡,朝鲜心里不服之下的朝贡,均已经导致朝贡体制在东亚的空洞化和功能化。最后,欧洲开始处于与中国的特殊关系状态,双方不再妥协。这表明,清朝的朝贡制度已经发生巨变。 ——摘编自李扬帆著(中国世界观变迁史论》 材料二19世纪初,拉丁美洲爆发革命,欧洲的“神圣同盟”企图干涉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英国也乘机向拉美地区扩张。1823年,美国总统门罗在致国会咨文中宣称:美国将不干预欧洲列强的内部事务,承认并不干涉欧洲列强在拉丁美洲的殖民地,但欧洲任何列强控制或压迫南北美洲的任何企图都将被视为对美国的敌对行为。“门罗宣言”最初并未引起国外足够的重视,但随着美国力量的增强,美国多次调解和解决拉丁美洲国家间的边界纠纷。在西奥多·罗斯福、威尔逊任内,美国经常干涉拉美尤其是加勒比海地区国家的内部事务。 ——摘编自【美】拉尔夫《世界文明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朝朝贡体制的特点,并分析其弊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门罗宣言”的实质与影响,并比较明朝宗藩关系与“门罗宣言”的异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