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法规定,当儿子成为将军时,可能会指挥其父;当儿子成为高级官吏时,可能要审判其父。但又规定,家长拥有对子女的生杀权。这表明罗马法 A. 公法与私法分立 B. 过分强调形式主义 C. 存在结构性缺陷 D. 违背人道主义精神
|
|
意大利历史学家格罗索曾指出“《十二铜表法》的形成……恰恰应当归功于一定的历史要求,这种要求从外部对法的发展起着推动作用”,他所说的外部推动指的是 A. 公民与自由民之间的斗争 B. 奴隶主与奴隶之间的斗争 C. 贵族与平民之间的斗争 D. 罗马居民与外邦人之间的斗争
|
|
从公元前490年到公元前322年,雅典大约有一半左右政治家都不同程度地受到群众的惩罚,大部分控告的起因只是因为作战失利。为此,柏拉图提出了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如果你病了,你是召集民众为你治病呢?还是去找医术精湛的大夫呢?”材料表明 A. 精英政治已经受到雅典民众的强烈抵制 B. 雅典政治腐败导致社会孑盾的日益激化 C. 直接民主导致了权力的滥用和误甩 D. 雅典民主充分体现了公民的参政权
|
|
古代希腊人将流放视为一种比死刑更为严重的刑罚,因而其对被判死刑者以逃亡他乡而逃避死刑的情形加以放任。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 海外流放生活痛苦不堪 B. 希腊缺少民主法治精神 C. 城邦是个人荣誉的源泉 D. 希腊商品经济高度发达
|
|
唐朝时任命官职须经中书、门下两省。唐中宗曾多次不经两省而直接任命官职,但装置诏敕(任命状)的封袋不敢照常式封发,而改用斜封,所书“敕”字不用朱笔,而用墨笔;当时人称为“斜封墨敕”,讥称这些官职为“斜封官”。从这一现象中可以看出 ①唐中宗时三省的权力被皇帝剥夺 ②皇帝具有超越三省的实际权力 ③三省制度对皇权有一定的制约作用 ④三省六部制度名存实亡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
|
下列对古代的分封制和郡县制比较的表述最为恰当的是 A. 都突出了最高统治者的中心地位,强化了最高统治者的权力 B. 都属于地方管理制度,但长官的出任方式不同 C. 都淡化了血缘宗族色彩,长官都由最高统治者任免 D. 都适应了统治的需要,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有效控制
|
|
杜佑《通典》卷一九《职官》载:“周成王既黜殷命,参改殷官,制为周礼,以作天地四时之名,谓之六卿。立天官冢宰掌邦治,地官司徒掌邦教,春官宗伯掌邦礼,夏官司马掌邦政,秋官司寇掌邦刑,冬官司空掌邦事。各有徒属,周于百事。”材料主要表明西周。 A. 践行了“阴阳五行”之说 B. 确立了森严的等级制度 C. 官僚政治日趋完善成熟 D. 官员职责明确分工细化
|
|
大槐树位于山西省洪洞县大槐树寻根祭祖园内,虽然该园内没有宏伟的建筑,但是不论严冬酷暑,祭拜人员都络绎不绝到此仰望古槐,以抒发“饮水思源”之幽情。这种“寻根”现象 A. 说明传统宗法观念影响深远 B. 得到了全体国人的一致认同 C. 维护了社会的安定和团结 D. 导致了封建迷信思想的复活
|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李斯《逐客令》 材料二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为之固,倾邻国而雄诸侯。然王制遂灭,僭差亡度,庶人之富者累百巨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强国兼州域,而弱者丧社稷。 ——《战国策》 材料三“盖免役之法……则使之家至户到,均平如一,举天下之役,人人用募,释天下之农,归于畎亩,苟不得其人而行,则五等必不平,而募役必不均矣。……得其人缓而行之,则为大利;非其人急而行之,则为大害。故免役之法成,则农时不夺,而民力均矣。” ——《临川先生集·上五事札事》(注:王安石,字临川) 材料四及神宗朝,荆人秉政……国事日非,膏肓之疾,遂不可治,后人但言其农田、水利、青苗、保甲法为害百姓,而不知其移人心,交风俗为朝廷之害。其诸害百姓者,可以为一旦为更。而其害于朝廷者,则数十百年,滔滔之势,一往而不返矣。 ——《日知录·宋民风俗》 (1)材料中的两次变法都遭到顽固派反对,请根据材料二、四指出其反对变法的相同理由。两次变法中的顽固派在阶级本质上否相同?为什么? (2)分析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这两次变法的异同。 (3)从两次变法的过程和结果中,可得出什么认识?
|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甲午战争以前,自1840年以来,经过两次鸦片战争和中法战争,清政府上层仍有人硬说:“夫中国何弱之有?我朝定鼎二百余年,圣圣相承,文德武功,震耀区夏,深仁厚泽,普被垓挺,渊乎铄战!法度纲纪,岂特远过宋、元与明,直将驾汉、唐而上之已!即今日时势而论……高得谓之弱乎?” 材料二从表面看,中国之大,十倍于日本,故在日本发动侵略战争时,有日本人向其决策者伊藤博文提出这个疑问,伊藤的回答是:“中国名为一国,实则十八国也。其为一国,则诚十倍于日本。其为十八国,则无一能及日本之大也,吾何畏焉?” 材料三 (1)材料一、材料二表明了什么? (2)请结合所学知识诠释材料三中两幅图片的寓意。据此并结合所学从领导力量方面分析甲午战争和抗日战争一胜一败的原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