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题

唐太宗时期往往给一些品级较低的官员加以“参知政事”、“参预朝政”、“参议得失”等名号,让他们参加政事堂会议,执行相职。后来,又出现“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宰相名号。这说明唐代

A. 监察体系日益完备

B. 三省制名存实亡

C. 官员众多效率低下

D. 皇权进一步加强

 

汉武帝时,任用品级低下的少府尚书处理奏章,参与内朝事务。魏晋时期尚书职权不断扩大,尚书令日益尊贵,又新设立中书省、门下省。隋唐时期,尚书省成为重要的行政机关。这一变化体现出

A. 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加强

B. 尚书省长官拥有部分决策权

C. 相权被君权侵夺与复位

D. 尚书从位卑权重到位高权轻

 

《二十四孝》记载:汉郭巨,家贫。有子三岁,母尝减食与之。巨谓妻曰“贫乏不能供母,子又分母之食,盍埋此子”。郭巨因此被荐举为孝廉。这一材料反映的是

A. 科举制

B. 察举制

C. 刺史制度

D. 九品中正制

 

西汉文景两代相继执行的“以亲制疏”和“众建诸侯”之策,使王国数目增多,疆城缩小;景帝悉收王国支郡以属中央,又使汉郡数目激增,至景帝中元六年(公元前144年),共有王国二十五(西汉一代王国最高数),汉郡四十三。文景两代的政策

A. 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B. 解决了“王国问题”

C. 废除了郡国并行制    D. 调整中央行政体制

 

《韩非子•显学》云:“故明主之吏,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求贤于他国的情况也相当常见,特别是秦国,尤以善于使用外来的客卿著称。以上现象反映了

A. 封建制下等级观念破坏殆尽

B. 任人为贤逐渐成为战国时期的普遍现象

C. 封建官僚政治制度自此确立

D. 抑制旧贵族势力成为这一时期中心任务

 

《史记》《汉书》凡提及汉朝制度,不管是从政治经济,还是文化学术,必首标汉承秦制,如“汉因循秦制而未改”,“汉承秦制”,“汉初因秦法”,诸如此类,不胜枚举。这说明秦汉时期

A. 官方意识形态一致

B. 政府注重强化思想控制

C. 统一多民族国家日益发展

D. 社会演进趋势相同

 

“从理论上讲,秦汉以后的皇帝跟西周和西周之前的王有着本质的区别,他不是天下共主而是独主,是国家所有人唯一的君主。”材料中“共主”到“独主”的变化反映了

A. 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的转变

B. 集体统治到君主专制的转变

C. 地方分权到中央集权的建立

D. 诸侯割据到国家统一的实现

 

王夫之在《读通鉴论•秦始皇》一书中说:“秦以私天下之心而罢侯置守,而天假其私以行其大公。”这里的“罢侯置守”是指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下列有关秦朝郡守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郡守可任命县令

B. 职位可以传给儿子

C. 定期向丞相汇报工作

D. 接受宰相的任免

 

“秦汉帝国的结构并不是任何人设计的,而是经过旧中国时代的列国纷争、一个个国家个别尝试,又互相模仿,方出现了秦汉帝国所承袭的国家形态”。以下最能反映该观点的是

A. 皇帝制度

B. 郡县制度

C. 大一统制度

D. 世袭制度

 

“中国式建筑是凝固的思想意识形态┅太和殿内皇帝所用的‘御座’,安置在一个高约2米的基座上,使‘御座’从平地升起,犹如须弥座托着太和殿的缩影。”其中蕴涵的观念是

A. 天人合一

B. 天圆地方

C.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D. 皇权至上

 

共684639条记录 当前(25999/68464) 首页 上一页 25994 25995 25996 25997 25998 25999 26000 26001 26002 26003 26004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