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题

1934年6月,国会众参两院通过了《互惠贸易协定法》。该法规定:在不经过参议院批准的情况下,总统可以与外国政府签订贸易协定,宣布对现行关税和其他限制贸易措施的修改。这一规定反映出:

A. 政治制度的原则性与灵活性

B. 美国的三权分立制度遭到破坏

C. 美国总统凌驾于参议院之上

D. 美国立法机构服从于行政机构

 

1931年12月,美国总统胡佛在向国会提交的复兴计划大纲中提出:大幅度削减行政开支,发展联邦公共工程;扩大联邦农业贷款银行的贷款能力。这说明该计划

A. 坚持了自由放任政策    B. 不利于缓解经济危机

C. 体现了国家的干预性    D. 提升了社会消费能力

 

1933年,美国颁布《全国工业复兴法》,凡是遵守该法规的企业,美国政府一律发给印有“我们尽我们的责任”的蓝鹰标志。当时的美国企业应尽的“责任”是

A. 遵守公平经营规章

B. 大力兴办公共工程

C. 实行全面计划经济

D. 做好社会福利事业

 

罗斯福新政的第一步,就淘汰银行10797家。公众舆论评价说这个行动优如“黑沉沉的太空出现的一道闪电”。这一“闪电”的深远意义是

A. 在整顿金融业方面成效显著

B. 通过整顿银行克服了金融危机

C. 加强国家对金融的全面控制

D. 开启了大规模干预经济的模式

 

1932年,罗斯福竞选基金的25%来自银行家和经纪人的捐助。1936年,罗斯福第二次竞选,从25%下降到4%。罗斯福曾说:“有组织的大财团,在美国历史上……紧紧抱成一团,反对一个总统候选人,这还是第一次!”下列哪项措施最易导致上述现象

A. 放弃金本位制使美元贬值

B. 政府成立农业调整署

C. 签署《全国劳工关系法》

D. 大力推行“以工代赈”

 

王晓华《从罗斯福新政看美国政府如何应对经济危机》写道:“据1932年9月美国《幸福》杂志估计,全国有3400万成年男女和儿童没有收入,占人口总数的28%”“从1929-1933年,全国仅罢工就有大约3000次。”为此,罗斯福政府

A. 致力于国家工业的复兴

B. 推行“以工代赈”

C. 实施农业减耕减产政策

D. 整顿财政金融体系

 

《全国工业复兴法》宣布国家处于紧急状态,暂停部分反托拉斯法条款的实施;成立国家复兴管理局,并在它的认可和监督下,由资方、劳方和公众代表组成的委员会制定分别适用于各行业的法规。这一措施

A. 维护了自由企业制度

B. 剥夺了工业的合理利润

C. 损害了劳工的利益

D. 加剧了社会经济危饥和政治危机

 

罗斯福新政一开始就引起中国政论界的关注,有人指出:“此项试验如能成功,则非特美国之经济组织将有极重要之转变,即世界各国之经济政策亦必受其影响。”这一评论

A. 认为新政不能取得成功

B. 预见到新政的世界意义

C. 未看到新政的久远效果

D. 担心经济危机蔓延中国

 

罗斯福新政期间,国会通过了“土地保持和国内拨款法”,政府共派出250万青年参加“民间资源保护队”,还出资购买了大片森林和风最区建立国家公园。罗斯福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 培养青年    B. 调整劳资关系    C. 保护环境    D. “以工代赈”

 

以下为1927-1930年美国社会离婚率统计表,这表明

A. 新政有利于促进社会及家庭稳定    B. 自由主义思潮影响美国家庭稳定

C. 经济水平与家庭稳定程度正相关    D. 家庭稳定受社会环境的影响较大

 

共684639条记录 当前(26176/68464) 首页 上一页 26171 26172 26173 26174 26175 26176 26177 26178 26179 26180 26181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