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1894—1920年工矿企业和交通运输业资本平均年增长率表》,此阶段
A. 官僚资本因甲午战争失败而衰退 B. 重工业资本超过轻工业资本 C. 外国资本因特权而占据主导地位 D. 民族资本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
|||||||||||||||||||
1878年,李鸿章主持筹建上海机器织布局,机器设备均从美国引进,聘请美国技术人员担任总工程师,“期渐收回利源”,并规定“十年以内不准另行设局”。这一举措客观上 A. 解决了军事工业资金困难 B. 抵制了欧美列强经济侵略 C. 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D. 推动政府放宽了实业限制
|
|
马克思曾经说过:“依靠武力迫使清政府签订的《南京条约》,在促进英国对华出口贸易方面,没有发生丝毫影响”,影响这种出口贸易障碍的主要原因是 A. 英国工业生产产量不足 B. 中国传统社会经济结构 C. 中国通商口岸数量过少 D. 英国的产品有质量问题
|
|
《考工记》中提到:“兵车之轮六尺有六寸,田车之轮六尺有三寸,乘车之轮六尺有六寸。六尺有六寸之轮,轵崇(车轴端)三尺有三寸也。加轸(车厢底部的横木)与轐(车厢与车轴间的木块)焉,四尺也。人长八尺,登下以为节(即方便上下车)。”这表明在当时手工业生产过程中 A. 社会发展推动了行业内部分工 B. 为满足市场需求采取定制生产 C. 冶铁技术进步促进了工艺发展 D. 采用标准化生产并兼顾人性化
|
|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谕曰:“边疆大臣当以国计民生为念,今虽禁海,其私自贸易何尝断绝?今议海上贸易不行者,皆由总督、巡抚自图便利故也”:道光十年(1830年),英国下议院对在广州从事贸易的商人进行调查后得出结论:几乎所有出席的证人都承认,广州做生意比在世界上任何其他地方都更加方便和容易”。这说明当时 A. 英国在中国贸易畅通无阻 B. 清廷放弃实行海禁政策 C. 广东是当时世界贸易中心 D. 海禁政策并未严格执行
|
|
苏州出土了一块明清时期的碑刻,记载了一起商标侵权案,“近有无耻之徒,假冒本堂牌记,或换字同音,混似射利,粘呈牌记,叩求示禁。”这反映出苏州 A.资本主义萌芽 B.商品经济发达 C.商业法律十分完备 D.劳资矛盾尖锐
|
|
明朝初年,政府修建了济养院(免费养老院)、惠民药局(免费医院)和漏泽园(免费公墓)。明太祖还命令在南京试点,于郊外修筑公房,并安排无家可归者居住。由此推知,明初 A. 经济得到恢复发展 B. 自然经济走向解体 C. 仁政思想全面实施 D. 社会保障体系建立
|
|
某地发现一座古墓,随葬品有丝织品、景德年间的瓷罐、唐三彩马、活字印刷品、甘薯残渣等,请推断这座古墓的朝代为( ) A. 唐朝 B. 宋朝 C. 元朝 D. 明朝
|
|
南宋初外贸收入约占全国财政收入的20%。明清“凡贡使至,必厚待其人”、“倍偿其价”,以致“岁时颁赐,库藏为虚”。该变化说明 A. 明清统治者不求回报 B. 封建经济逐渐陷入衰退 C. 传统外贸内驱力不足 D. 重农抑商加剧外贸逆差
|
|
下图为唐朝长安城西市行业分布示意图。下图可以反映出当时 A. 政府重视对市场的管理 B. 商业氛围十分宽松 C. 私营手工业占主导地位 D. 农产品商品化进程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