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佛教、道教,有史学家认为:“孔子儒教,不成为一项宗教……其信徒都没入在一般社会中,在下则弘扬师道,在上则服务政治。只求入世,不求出世。”材料认为儒教不能成为一项宗教的理由是:( ) A、无专门的宗教组织 B、教徒超然于政治外 C、以治国平天下为理想 D、只求出世,不求入世
|
|
“由于……只承认一家学说为基础,这就产生一种顽固的正统观念,并引起一部分知识分子的傲慢,而这些东西正是若干世纪后,当西方商人和炮船出现时中国陷入困境的一个原因。”下列说法中对材料分析最准确的是 A. 抨击了焚书坑儒的负面影响 B. 儒家学说不适应近代工业文明的需要 C. 对正统思想持否定态度 D. 指出了儒学独尊对中国历史发展存在的负面影响
|
|
面对纷繁复杂的现实社会,东西方思想家中,有的倾向积极涉世,干预国家政治;有的倾向消极避世,内省修身。下列人物中,倾向积极涉世,干预政治的有 ①孟子②梭伦③庄子④伏尔泰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中国传统社会历史上,即使以商品经济最为活跃的苏松嘉湖地区而言,一方面农民应对政府强加的各种苛重的负担,逼出了一种多种经营、商品化比例较高的农业经营的新路子;另一方面这种投入市场的商品多半是基于赋税徭役、地租的原因而被动产生的,假性成分居多,穷于应付。农民与庶民地主的经济状况虽比其他地区为好,基于国家削夺性的赋役过重,剩余率与储蓄率仍偏低,基础十分薄弱。因此,它向市场经济输送的“能量”就在这点可见的限度之内,不可能再有继续发展的潜力。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材料二 即使在王权较为强悍的都铎时代,王朝财政也一直处于拮据状态,有时难免羡慕富有的商人和企业家。据传说,一天亨利八世在伦敦街上遇到商人小约翰的运输车队,不禁满怀妒意地说:“纽伯里的小约翰,这家伙比我还富有!”伊丽莎白时期,货币贬值,但征税数额仍然大幅度下降,女王的多次抗争均以失败告终。女王深知,对于下院议员来说,牺牲他们的生命比打开他们的钱袋更容易些,所以她不得不时刻注视着政府的开支,并一再勒紧自己的钱袋,以至于周围大臣不断抱怨、嘲笑她的吝啬。 ——侯建新《社会转型时期的西欧与中国》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时期中国与西欧经济发展的异同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两种不同的发展模式产生的社会影响及给我们的启示。
|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公元1500年以前,阿拉伯和意大利商人在亚欧大陆上从一个地区运货到另一个地区,而货物主要是奢侈品、香料、丝绸、宝石及香水。但是到18世纪后期新世界的种植场生产的大量砂糖、咖啡及棉花等大部分运往欧洲出售;西班牙人也向新世界引进欧洲各种水果,如橄榄以及葡萄。美洲的特产也被流向世界各地,如玉米、马铃薯、西红柿、番薯、花生、各种豆类及南瓜、可可等。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 材料二从顺治元年至嘉庆十二年(1644~1807年)的一百六十多年间,银钱比价表现出较长时期的相对稳定,始终是在一千文左右波动。在鸦片战争前夕,一两白银所换制钱已达一千二三百文,最高达一千六百文。1845年银价上涨更甚,御史刘良驹奏称:“银价之昂未有甚于今日者,京中纹银每两易制钱乃二千文,外省则每两易制钱二千二三百文不等”,而且“其势日就增加,尚无底止”。中国“银贵钱贱”现象日益严重。 材料三 (1)根据材料一指出18世纪后期世界发生了哪些变化?简析其原因。 (2)材料二中出现“银贵钱贱”和“其势日就增加,尚无底止”现象的原因是什么?指出这些现象与世界市场形成之间的关联度。 (3)材料三中图1和图2之间存在怎样的因果关系?从图2中可以获知哪些重要的信息?
|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文明历史的国家,中华生育文化源远流长。夏禹时期以后,人口问题日益成为重要的社会现象。夏商时,奴隶主贵族为了维护奴隶制的生产关系,从孝的观念出发,要求世代相传,出现了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人口增殖思想。西周时,又出现了我国最早的重男轻女思想。春秋战国时期,儒、墨、道、法各家的代表人物都论述过人口问题,并成为中国古代各种人口思想的主要渊源。在地广人稀、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的情况下,主张人口增殖始终是我国古代人口思想的主流。 ——杨发祥《当代中国计划生育史研究》 材料二梁启超对中国人口发展史进行初步的重新研究后,提出历史上人口发生增减源于治与乱的重要见解。他估计当时中国人口虽然有八亿,但并不存在人满之患。一是“中国今日,动忧人满。然以地方之积,计其每里所有人数,与欧洲英、法、德、哒(意)、比诸国相比,其繁盛未若彼也”。二是无论边疆腹地,“以余所闻见,其荒而不治之地,所在皆是,乌在其为人满也!”。三是“己治之地,或淤其沟恤,芜其瞩岸,溉粪无术,择种不良,地中应有之利,仍十不得五,又乌在其为人满也!” ——陈江明《民国生育节制运动与人口政策》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我国古代有关人口思想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说明梁启超认为当时中国人口“并不存在人满之患”的理由。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制定人口政策的认识。
|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农业和手工业的分工需要同样发达的经济组织。宋朝时的中国已经有了一些经纪人,奔走于地方市场与中央市场之间。宋朝人精通批发和零售的概念,……。宋朝时的中国已经有了专业经理,负责经营与自己非亲非故的人的公司。宋朝时还有理财专家,负责客户的投资业务。 材料二 明清时期,自由手工业者的数量扩大并成为手工业生产的主导,手工业产品大量增加,各具特色的专业化工商业市镇大量涌现,“匠有常主,计日受值”的生产方式更为普遍。 (1)材料一中的外国学者认为宋代已出现近代商业的很多因素,请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来说明该观点。你对此观点有何看法? (2)根据材料二,指出明清时期手工业发展的新特点。
|
|
阅读《中国土特产品出口统计表》,指出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A. 中国在对外贸易中逐渐取得优势 B. 中国开始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C. 茶叶和生丝日益商品化 D. 中国的茶叶和生丝出口量持续增加
|
|
布罗代尔说:“这场战争的结果将决定大西洋归属宗教改革派还是归属西班牙人,归属西欧人还是归属伊比利亚人。”“这场战争”( ) A. 使欧洲贸易中心转移到了大西洋沿岸 B. 荷兰取得独立,成了“海上马车夫” C. 英国获胜,开始确立了海上霸权地位 D. 西班牙失败,丢失了海外广大殖民地
|
|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1763年以前)在西非,土著酋长们基本上把欧洲商人限制在沿海贸易站。在中东、印度和中国古老的文明中心,各土著民族如人们可能预料的那样,对欧洲入侵者的文化根本没有印象。穆斯林土耳其人虽与基督教欧洲人关系最密切,但极其看不起他们。”由此可以看出( ) A. 早期欧洲殖民扩张对亚非土著文化没有影响 B. 早期欧洲殖民扩张对亚非土著文化影响较小 C. 18世纪以前世界其他地区无视欧洲文化存在 D. 18世纪以前欧洲文化已经融入亚非各国文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