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题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明清时期封建巡视制度得到进一步强化。首先是巡视监察法规的系统化。明清进一步加强巡视立法,至清朝颁布了我国历史上最完整的一部以独立形式存在的监察法规——《钦定台规》,中国古代的巡视法规达到系统化程度。其二是建立严密的地方巡视系统。明清延续了唐宋以来中央对地方巡视系统多元化的趋势,建立起三个互不统属的独立系统:一是监察御史系统,包括专差、巡按御史两种;二是按察司系统,职责就是按察所属的府州县,下设主要官员有按察使;三是督抚系统,督抚即总督和巡抚。其三是加强巡视官之间的互相监督。明清统治者规定同一系统或不同系统的巡视官员可以互相监察、互相纠举,以保证巡视体系正常运转。

——《中国古代巡视制度梳略》

材料二西方国家的问责机制是国家政治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国家的政治体制紧密相关,是责任政府的基本元素,其效力范围是整个国家。其约束的对象是整个国家的所有公职人员。西方国家对政府公职人员的监督体系主要包括法律监督、行政监督和舆论监督。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新闻监督通过新闻媒介的传播达到全社会或公众对政府官员的监督,由于这种监督具有广泛的社会性和国民性,因而这种监督比行政监督更有效、更有力量。

——《西方官员问责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时期我国中央对地方巡视制度强化的特点和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西方国家对官员监督与中国明清时期的巡视制度的不同之处,并对中国明清时期和近代西方对官员的监督简要评价。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困难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赢政建立统一国家后,把战国时期逐步产生发展起来的中央集权制度系统化、完善化,并推行与全国。这一制度主要有三个环节构成。一是建立国家元首制度,称“皇帝”。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从中央到地方的主要官吏,都由皇帝直接任免,都按照皇帝的律令和意志办事。二是成立中央政府机构,即三公九卿制,就是朝廷,以协助皇帝领导全国军、政事务。三公九卿为官僚政治,职事人员各有职分、等级、俸禄,公私分明,政绩有考课,讲效率,有升迁,体制划一,组织完善。三是建立地方行政制度,即郡县两级制度。郡县的主要官吏由皇帝任免升迁,地方官僚之间没有战乱、兼并之事。此制的实行开创了此后两千年间历代王朝统治的基本模式。

——摘编自袁行霈、张传玺等《中华文明史》

(1) 解读材料一,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的相关知识,加以论述。(要求: 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史实不充分的酌情扣分)

材料二  总的说来,美国的民主之所以能够做到“原则民主”与“程序民主”,主要就是因为它产生于英法政治文化民主性精华的综合。这种综合并不容易: 它是人们通过许许多多的“妥协”来完成的,而任何成功的妥协,都既需要足够的气度,也需要高超的技巧。……事实上整个现代民主政治都是妥协的产物。因此可以说,一个民族不善于妥协,就不可能走向真正的民主。

一一摘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2) 解读材料二,结合近代欧美国家民主政治的实践,阐述材料观点。(要求: 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史实不充分的酌情扣分)

 

题型:单选题
难度:困难

冷战结束后,世界经济有三个重要变化,一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年均和人均增长速度超过了发达国家;二是欧洲经济一体化速度加快;三是美国一反20世纪80年代国际竞争能力和经济地位下降的趋势,经济获得强劲发展。这些变化从侧面反映出

A. 冷战后世界单极化趋势增强

B. 世界多极趋势始于冷战结束

C. 世界经济格局影响政治格局

D. 国际竞争主要表现在区域内

 

题型:单选题
难度:困难

1964年勃列日涅夫上台后,施行“缓和”外交政策。成功组织了“欧洲安全与合作会议”,顺利解决了欧洲边界问题和柏林危机问题。美国受困于越南战争,也提出了“和平演变”的战略。这说明

A. 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流

B. “冷战”方式有了新内容

C. 美苏由对峙走向合作

D. 苏攻美守局面的形成

 

题型:单选题
难度:困难

20世纪60年代初,法国总统戴高乐主张在美苏接触的同时,欧洲国家应该在诸如经济、文化、技术和旅游等方面同苏联相互交流和接触,这样可以把“铁幕”一块一块地撕碎。这充分说明

A. 资本主义阵营出现分化

B. 欧美矛盾进一步激化

C. 冷战对峙的格局被打破

D. 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题型:单选题
难度:困难

美国当代政治家亨廷顿说:“文明并不是一个有效的单位,国家仍然是划分世界的基本尺度。正像冷战时期的世界并未以意识形态的阵营为基本政治单位那样。”下列史实与亨廷顿观点相符的是

A. 中国实行“一边倒”外交政策    B. 苏联拒绝接受《马歇尔计划》

C. 波兰等国加入《华沙条约组织》    D. 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题型:单选题
难度:中等

肯尼迪和赫鲁晓夫在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期间,至少有25封信在来往。最终苏联先撤走了导弹,美国解除了海上封锁,持续了13天的导弹危机得以解除。这说明

A. 美苏在对抗中伴随妥协

B. 冷战加剧世界紧张局势

C. 美苏淡化意识形态冲突

D.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形成

 

题型:单选题
难度:困难

“起初英国对欧洲经济共同体是抱敌视态度的还在西欧六国酝酿筹组共同市场时英国政府就赶忙于195610月抛出了所谓的‘C’计划,企图用一个包罗欧洲经济合作组织所有成员国在内的‘工业自由贸易区’,把拟议中的六国共同体‘化’掉。”英国此举

A. 确立了其在欧共体中的核心地位

B. 旨在抗衡美国主导的关贸总协定

C. 为欧洲联盟成立提供了基本框架

D. 体现了西欧一体化进程的复杂性

 

题型:单选题
难度:困难

1950年,法国拒绝承认新中国;1961年日内瓦会议期间,中法双方都表达了建交愿望;1964年,中法两国宣布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在中法关系发展的进程中,具有决定作用的因素是

A. 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    B. 中法意识形态分歧消失

C. 中美关系的发展演变    D. 冷战背景下的现实需要

 

题型:单选题
难度:困难

1949年,美国总统社鲁门提出针对发展中国家的“开发落后区域计划”,并在国会咨文中指出,不发达地区必须有一个坚实的经济基础,没有这样的经济基础,就无从满足这些地区人民的种种希望,倘若他们遭到挫折,希望破灭,就会转而追求那些鼓吹通过专制取得发展的“异端邪说”。这表明

A. 美苏战略争夺的重点转移到中间地带

B. 马歇尔计划受援国扩大到亚非拉地区

C. 美国积极促进战后世界经济均衡发展

D. 美国将经济援助作为冷战的重要手段

 

共684639条记录 当前(27797/68464) 首页 上一页 27792 27793 27794 27795 27796 27797 27798 27799 27800 27801 27802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