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早期传统的儒者希望通过仪式与象征,来调整人们对秩序的信任和尊重,而稍后强调内在理性自觉的一流儒者又期待,内在的善良和同情之心能够挽救世人无视秩序所造成的社会危机,渐渐地,不仅是礼崩乐坏,过去被膜拜和供奉的象征已经不再有令人敬畏的权威,现实生存的需要与日益膨胀的欲望更使人趋向于实用与功利,要靠那几个祖宗的牌位,几个神鬼的名号和一套庄严神秘的仪式来管理人类的行为是不成的,人在那个时代已经发展出来最冷酷和最彻底的实用理性,早已经不再相信那些没有实用意义的良心和道德。仪式和象征,良心和道德,仿佛破旧的稻草人在田边孤零零地嵌立着,没有人真的把它当作人来看,连麻雀的眼珠也不转过去,要守住实际的稻谷,就只有真的使用惩罚的手段。

——葛兆光《中国思想史》

材料二深一层言之,法的重要性,在保护人之权利。而礼之重要性,则在导达人之情感……中国社会沉浸在此尚礼的风气中,一切讲交情,讲通融,像是缺乏力量。但弱者在其间,却多回旋转身之余地,因此一切可以滑溜前进,轻松转变……因此尚法的社会,在其演进途程中,常不免有革命,尚礼的社会,则将无法革命,而亦不需革命。因此尚法的社会常易有剧变……而尚礼的社会,则无法来一个剧变,而且也不需要剧变……而且在大一统政府之下,剧变也是害多而利少。中国人宁愿软性地尚礼,不肯硬性地尚法,在这方面,不失为一种忧深思远。

材料三孔子学说之后,中国最有影响的哲学是道家学说。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这两家学说正好相互补充,满足了中国人民在理智和感情上的需要。孔子学说强调的是礼仪、顺从和社会责任,而道家学说则强调个人的种种奇念怪想和顺从大自然的伟大模式。这一模式被解释为“道”,也就是“路”,所以道家学说的信徒现被称为道教徒。顺从道的关键在于抛弃志向,避开荣誉和责任,在沉思冥想中回归大自然。理想的臣民有粗大的骨骼、强壮的肌肉和空空如也的脑袋;而理想的统治者则是“清心寡欲地治理人民……填饱肚子……无为而治”。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材料一中“要守住实际的稻谷,就只有真的使用惩罚的手段”是哪一家的观点?材料认为解决当时社会危机的办法及理由是什么?

(2)据材料二分析,儒家和法家相比,作者认为哪一家思想更有利于推动社会进步?为什么?

(3)据材料三回答,孔子学说之后,道家学说为什么会成为最有影响的哲学?

 

顾炎武在《日知录》卷十三《周末风俗》(战国)条中描写:如春秋时犹尊礼重信,而七国则绝不言礼与信矣;春秋时犹宗周王,而七国则绝不言王矣;春秋时犹严祭祀重聘享,而七国则无其事矣;春秋时犹论宗姓氏族,而七国则无一言及之矣;春秋时犹宴会赋诗,而七国则不闻矣。上述现象主要表明

A.维系宗族政治的礼乐制度战国时遭到进一步破坏

B.法律取代了礼乐,成为维护新的政治秩序的主要工具

C.战国时期儒家思想发展缓慢

D.贵族政治文化被精英政治文化取代

 

孔子曾说:“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孟子也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这最能说明

A. 儒生具有强烈的入世情结

B. 儒家和道家思想具有兼容性

C. 孔孟之道具有一定的局限

D. 儒家思想的内涵在不断丰富

 

“贤者举而上之,富而贵之,以为官长;不肖者抑而废之,贫而贱之,以为徒役”。这句话主要反映了中国古代哪一位思想家的主张

A. 孟轲

B. 庄周

C. 墨翟

D. 韩非

 

孟子曾哀叹“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殍”,杜甫也曾愤慨“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他们在揭露社会弊端时都流露出了

A. 民本思想

B. 专制思想

C. 宗法观念

D. 强权理念

 

孟子曰:“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国;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汤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这反映出孟子的治国主张是

A. 实行霸道

B. 以霸道为主,王道为辅

C. 实行王道

D. 以王道为主,霸道为辅

 

一位先秦思想家这样评论两位政治人物:齐桓公致力联系诸侯,设法合作维系传统封建秩序,是个执守正道的国君。晋文公虽协助周王定乱,却僭越礼制,想仿行天子的礼仪,是个诈谋的国君。这位思想家秉承的理念是

A. 克己复礼

B. 兼爱非攻

C. 无为而治

D. 以法治国

 

韩非子在实践基础上将其理论加以完善,提出要建立“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的大一统集权国家。下列主张与该思想理论相符的是

A“一家二贵,事乃无功”

B.“战阵之间,不厌诈伪”

C.“法不阿贵,绳不挠曲”

D.“事以密成,语以泄败”

 

战国初期,楚国准备攻打宋国。当时有一位反对战争的思想家,日夜兼程赶到楚国,劝说楚王停止攻宋,并在楚王面前进行攻防演示,瓦解了楚国的攻城战术,最后迫使楚王放弃攻宋计划。这位思想家属于

A.儒家学派                   B.道家学派

C.法家学派                   D.墨家学派

 

某位先秦思想家曾有如下评论:齐桓公致力连击诸侯,设法合作维持传统封建秩序,是个执行正道而不行诈谋的国君;晋文公虽协助周王定乱,却僭越礼制,想仿形天子礼仪,是个内行诈谋却装作遵循正道的国君。该思想家应属于(    )

A. 儒家    B. 法家    C. 道家    D. 墨家

 

共684639条记录 当前(27810/68464) 首页 上一页 27805 27806 27807 27808 27809 27810 27811 27812 27813 27814 27815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