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题

“谁不加入集体农庄,谁就是苏维埃的敌人”,这一口号所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A. 在农业集体化运动中,出现了过激现象

B. 确立的生产关系与生产力水平还有距离

C. 农民加入集体农庄的积极性高涨

D. 苏联搞农业集体化运动时机还不成熟

 

有苏联(俄)领导人认为实行某项经济政策,“结果就会在一定的……自由贸易的基础上,使小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复活。”该评论针对的是

A.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 新经济政策

C. 斯大林模式

D. 赫鲁晓夫改革

 

赫鲁晓夫工业改革的措施不包括

A. 将部分企业管理权下放到加盟共和国

B. 给予企业调整部分工资等权力

C. 一定程度上承认企业和个人的物质利益

D. 将拖拉机等农机卖给集体农庄

 

下列关于赫鲁晓夫改革评价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在维持原有经济体制基础上进行局部改革

B. 没有冲击斯大林体制,只具有消极作用

C. 对斯大林模式的弊端缺乏科学认识

D. 由于苏联经济问题积重难返,改革效果不大

 

关于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与美国的军备竞赛日益加剧

B. 苏联已建成发达的社会主义

C. 经营水平与发达国家差距越来越大

D. 人民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提高

 

勃列日涅夫执政后期,苏联改革陷于停滞的主要原因是

A. 将改革重点放在重工业上方面,人民生活改善不多

B. 个人专断作风滋长,政治生活僵化

C. 大国沙文主义和对外扩张政策

D. 改革没有突破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列宁认为,既然俄国无法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那么就“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为此而采取的政策是

A. 新经济政策

B.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 工业化政策

D. 农业集体化政策

 

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相比,新经济政策主要“新”在

A. 由苏维埃国家掌握一切经济命脉

B. 在一定范围内恢复了资本主义

C. 经济建设依靠广大工农劳动群众

D. 在经济建设中以计划经济为主

 

1940年,苏联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这主要是

A. 实行新经济政策的结果

B.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对抗的结果

C. 社会主义工业化的结果

D. 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形成的结果

 

20世纪六七十年代,苏联曾经推行“新经济体制”,其最重要的成果是

A. 改变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政策

B. 批判了斯大林的个人崇拜

C. 增强了军事实力和综合国力

D. 遏止了苏联的衰败趋势

 

共684639条记录 当前(28761/68464) 首页 上一页 28756 28757 28758 28759 28760 28761 28762 28763 28764 28765 28766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