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题

1930年1月,联共(布)中央全会通过了《关于集体化的速度和国家文援集体农庄建设措施》的决议。决议一方面重申坚持自愿原则,另一方面又规定了主要产粮区要在1930年秋最迟在1931年春,完成全盘集体化;二类产粮区在1931年秋最迟在1932年完成。材料表明苏联农业集体化

A. 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B. 行政强制倾向明显

C. 有利于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D. 始终坚持自愿原则

 

1930年苏共中央通过文件规定:“在五年计划内,我们已经不仅像五年计划规定的那样,使20%的播种面积实现集体化,而且能使绝大多数农户实现集体化。”这表明苏联

A. 重点打造农村经济

B. 努力提高机械化水平

C. 全面展开经济建设

D. 经济政策的重大调整

 

1921年3月,得知苏俄实施新经济政策后,有些外国革命者痛惜地哭叹道:“晓得今天是这样,我们错不该参加十月革命了。”还有人吼道:“列宁要把我们带到哪里去?”这是因为新经济政策

A. 间接地向社会主义过渡

B. 犯了右倾投降主义错误

C. 一定程度恢复资本主义

D. 促进生产关系根本变革

 

1928年,苏联通过了培养大量技术专家的决议,要求在生产中要采用本国和外国的科学和技术的最高成就;1928~1929学年度苏联高等技术学校(工学院)的数量从32所增至1929~1930学年度的96所。这是苏联当时

A. 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

B. 经济体制调整的需要

C. 文化教育改革的需要

D. 外交政策转变的需要

 

20世纪30年代,苏联引进美国技术设备,雇用美国专家建成了当时世界最大的第聂伯河水电站;1932年苏联购买了约50%的世界出口机器;这一时期先后有10万美国技术工人和工程师申请移居苏联。这表明

A. 当时国际意识形态对抗趋向缓和

B. 苏联利用国际形势推进国家工业化

C. 美国扩大资本输出应对经济危机

D. 美苏积极探索经济合作的新模式

 

1922年在庆祝苏联成立的活动中,一个农民兴高采烈地对身边的伙伴说今年的粮食丰收了,他在交纳了粮食税后还剩下不少的余粮。按照当时规定,这些余粮

A. 全部上缴国家

B. 只能由政府收购

C. 必须限量交易

D. 农民可以自由支配

 

苏联的第二个五年计划曾规定:“1933-1937年间,轻工业生产的增长率将由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13.2%提高到18.5%,同一时期重工业生产的增长率则由40.1%降低为14.5%。”这说明当时的苏联

A. 改变了工业比例失调的状况

B. 应对世界经济危机的冲击

C. 意识到了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D. 重视国内经济结构的调整

 

1923年夏天,在苏联一个农村家庭的男主人平均每昼夜生产劳动11.51小时,用于睡眠的时间只有5.58小时;1922-1924年,农民家庭兼并了成百万英亩的土地作为私财,失去土地的农民变成了靠工资维持生活的“无产阶级”雇工。由此可知,苏(俄)联政府正在

A. 下放权利以调动积极性

B. 推动农村资本主义的发展

C. 牺牲农业以发展重工业

D. 试图摆脱小农经济的束缚

 

粮食问题是十月革命后布尔什维克党人所面临的最为严重的问题。可以说,当时解决粮食问题和解决苏维埃政权的生存问题,不是和解决苏维埃俄国农业的恢复和发展问题联系在一起的。这说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A. 有效地巩固了新苏维埃政权

B. 完全忽视了广大农民的利益

C. 激化了俄国社会的各种矛盾

D. 并非是一项发展经济的政策

 

1932年在苏联重工业部门工作中的各种外国专家约有6800人,其中约有1700名是美国工程师。同年,苏联向英美购买的机器设备占美国机器设备出口总量的50%,占英国同类产品出口总量的90%。这说明

A. 苏联工业化离不开西方国家的帮助

B. 国际环境为苏联工业化创造了机遇

C. 苏联社会制度吸引了大批西方技术人员

D. 美英为缓解经济危机向苏联输出资本

 

共684639条记录 当前(29709/68464) 首页 上一页 29704 29705 29706 29707 29708 29709 29710 29711 29712 29713 29714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