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题

图是人民英雄纪念碑碑座十块大型浮雕的第一块,纪念碑上雕刻的历史情景反映了中国人民(  

A.敢于反抗外来侵略

B.用于维护领土完整

C.积极打击走私贩毒

D.努力维护清朝统治

 

英国议会在19世纪30年代通过的一部法律规定:“……宜剥夺许多微不足道的选区选举产生议员之权利,将该项权利授予人口稠密、资源富饶之大城市;且增加州郡之代表名额;宜扩充有权参加议员选举之人数。”从这一法律规定中获利最多的可能是

A. 骑士贵族

B. 大庄园主

C. 工业资产阶级

D. 金融资产阶级

 

1988年日本《产经新闻》报道 :世界将由某一个国家取代美国而负起牵引世界经济的责任。在这个新的主角亮相之前,世界经济将继续发生混乱……但目前在世界上靠得住的只有日本。对此理解准确的是日本

A.经济高速发展          B.继续追随美国

C.积极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D.试图称霸世界

 

1978年12月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上指出今后看一个经济部门的党委善不善于领导领导得好不好应该看这个经济部门实行先进的管理方法没有技术革新进行得怎么样劳动生产率提高多少利润增长多少劳动者的收入和集中福利增加了多少。——这就是今后主要的政治。这里主要的政治是指(     )

A.加强党的领导   B.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加强民主法制建设  D.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

 

雅典民主政治是一种颇为原始的直接民主,之所以具有这一特征,其主要的原因是

A.小国寡民的国家形式         B.轮流坐庄的政治需要

C.公民强烈的民主意识          D.希波战争的强力推进

 

“以英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推崇政党轮替,视之为民主政治成熟发展的体现,能增加执政者的监督压力,防止执政党腐败及提高竞争力。”材料表明,英国制度创新主要表现在(  )

A. 议会制度出现

B. 共和政体确立

C. 政党政治兴起

D. 内阁制度形成

 

材料一  狄青(1008—1057),北宋名将,出生贫寒,但为人慷慨,尚节义,慎密寡言。宋仁宗宝元初年,西夏李元昊反,狄青随军出征,屡立战功,“出入贼中,皆披靡莫敢当”。范仲淹曰:“此良将材也”,以《左氏春秋》授之。狄青折节读书,悉通秦、汉以来将帅兵法,由是益知名。以功累迁秦州刺史、泾原路副都总管、惠州团练使等职。皇佑中,广源州蛮侬智高反,仁宗任狄青为宣徽南院使,平定了南方侬智高的叛乱。宋仁宗先后擢升狄青为枢密副使、枢密使。                

——据《宋史·狄青传》

材料二  狄青在枢密院任职的四年间,欧阳修三次上书弹劾“武臣掌国机密而得军情,岂是国家之利”。后来狄青被贬到陈州,不久即郁闷而死。狄青死后,宋仁宗为他哀悼,追赠他为中书令,赐谥“武襄”。宋神宗把狄青的画像放进宫中,并亲为他御制祭文,又派遣使者到他家,用“中牢”的高规格礼节来祭祀。宋代的《说狄青》、杂剧《狄青扑马》等均塑造了其忠孝节义的形象。

    ——据张春晓《从接受反差到形象神化——试论狄青形象的文学演进》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狄青在政坛崛起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北宋中期以后狄青形象日益受到推崇的原因。

 

阅读表格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世纪

经济领域

政治领域

思想文化领域

欧洲:

1814年,史蒂芬孙发明蒸汽机车。1840年前后英国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19世纪70年代后电力工业开始出现,电灯,电报等相继问世。

中国:

1845年,英商约翰·柯拜在广州创办柯拜船坞。1863年英国人赫德出任清政府海关总税务司。1872年,李鸿章在上海创办轮船招商局,同年华侨陈启源在广东创办继昌隆缫丝厂。1898年创办大生纱厂。

欧洲:

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1861年俄国废除农奴制;1871年巴黎公社成立;1871年德意志统一。

中国:

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爆发;《南京条约》签订。1851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1856年英法联合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1895年康有为等人发起“公车上书”。

欧洲:

1832年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拜伦完成组诗《唐璜》;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1859年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同年,英国自由主义大师约翰·密尔发表《论自由》。

中国:

1842年《海国图志》成书。1861年京师同文馆开办。1894年郑观应编成《盛世危言》。1897年严复在天津创办《国闻报》。

 

——据人民版高中历史教材等资料整理

上表为19世纪中国和欧洲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领域发生的部分历史事件。从表中提取两项或两项以上相互关联的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史论结合,历史术语准确)

 

东西方“人民”、“公民”一词的词义经历了古今演变。反映了人类政治文明的变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先秦时期的“人”与“民”是两个对立的阶级。甲骨文的“7”(人)像人垂手侧面站立形,表示一个懂得鞠躬、谦逊,有修养的人;甲骨文的“呷”(民),像被用一刃刺瞎眼睛(或低眉顺目)的人,“盲其一目以为奴征”(或在人面前恭顺),即“民”为奴隶,被认为是蒙昧无知、不曾开化,没有道德可言的群氓。

周秦以来“民”渐渐演变成了一个与“君主、群臣百官”相对应的字。“民”因其无知,就需要政府进行调教、驯服,教化。古代将管辖一方的官员称为放牧者,“民”就如同牛羊是官员们的放牧对象。

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人民主权”理论,对中国产生较大影响。“人民”已经不再是懵懂、糊涂、任人支配的代名词,而是拥有权力、发表意见、参与政务的新主体。孙中山认为“专制国以君主为主体,人民皆其奴隶,共和国以人民为主体…国中之百官,上而总统,下而巡差,皆人民之公仆也。

                                 ——摘编自万齐洲、冯天瑜《“人民”词义的变迁》

材料二  希腊城邦(polis)是政治(politics)的词根,公民(politest)形成于城邦的政治生活中,即“属于城邦的人”,不包括妇女、侨民及奴隶,“凡有权参加议事和审判职能的人,我们就可以说他是那一城邦的公民”。人是城邦权利的主体,城邦属于全体公民所有。古希腊、罗马最初都是只有贵族才有公民权,平民经过斗争,公民范围扩大,不再局限于出生而可由授予获得(卡拉卡拉敕令)。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激发了欧洲城市市民平等意识的觉醒,市民逐渐演变为近代西方的公民。近代西方公民的选举权、参政权也是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渐扩展其范围的。

      ——摘编自《西方“公民”概念演变的历史考察》、《论述西方当代的选举制度》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中国先秦至晚清时期“人民”的含义的变化和西方自古以来公民政治发展变化的趋势。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人、民”的含义变化及西方公民政治发展的原因。

 

阅读表2,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年代

1870

1896—1900

1913

比例

78%

74%

72%

 

2:英、法、美、德工业生产总和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比例表

A. 欧美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持续下降    B. 欧美列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

C. 设备陈旧阻碍了欧美国家的发展    D. 第二次工业革命向纵深发展

 

共684639条记录 当前(29868/68464) 首页 上一页 29863 29864 29865 29866 29867 29868 29869 29870 29871 29872 29873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