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中国古代,监察制度是一种特殊政治制度。监察的对象是整个官僚体系,即政府内部官僚或行政主体。完整的监察权包括“纠察”和“言谏”两部分,既要厉行对群臣的监察,维护中央的权威,又要重视谏言机制,以广耳目。监察官位卑而权重,以下察上,以卑督尊,是中国古代监察法的通行做法。历朝历代都非常重视监察官的选任,注重品德和能力,尤重实践经历。监察系统直接受命于皇帝,垂直管理,并保持监察官的独立性。

——摘编自何海锋《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启示与悖论》

材料二历朝历代,虽然监察立法越来越多,监察程序也日益严密,但是权力失控却依然存在,尤其是在统治集团昏庸无道的情况下,监察制度往往成为具文,丧失了监察作为官僚政治自我调节的作用,最终往往导致政权灭亡。一方面是越来越重的治权之权,一方面却是周而复始的权力失控,这不能说不是一个悖论。而这一悖论却深深根植于监察制度赖以生存的权力结构

——摘编自何海锋《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启示与悖论》

材料三官俸,历代更厚薄不同,而要以近代之薄为最甚。……古代官俸,多用谷物,货币盛行以后,则钱谷并给。又有实物之给,又有给以公田的。明初尚有此制,不知何时废坠,专以银为官俸。而银价折合甚高,清朝又沿袭其制,于是官吏多苦贫穷。内官如部曹等,靠印结等费以自活,外官则靠火耗及陋归。上级官不亲民的,则诛求于下属。京官又靠外官的馈赠。总而言之,都是非法。……·现代的官俸,较之清代,已稍觉其厚。然究尚失之于薄。而下级的公务员尤甚。

(1)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主要特点。

(2)据材料二,请说明“悖论”指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悖论”出现的政治根源。

(3)依据材料一,归纳古代中国官员体禄制度的变化趋势,并依据所学知识简析其原因。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以中书、门下较汉代之宰相,以尚书六部较汉代之九卿,在政制上,不可谓非一种绝大之进步。……尚书置左、右仆射,分判六部,各治三官,可免上述之弊。而尚书惟在政务之推行,至于出命覆夺,尚有中书、门下。故曰三省之于宰相,六部之于九卿,不得不说是政制上之一进步。”

材料二宋承唐制,抑又甚焉。三师、三公不常置,宰相不专任三省长官,尚书、门下并列于外,又别置中书禁中,是为政事堂,与枢密对掌大政。天下财赋,内庭诸司,中外管库,悉隶三司,……台、省、寺、监,官无定员,无专职,悉皆出入分莅庶务。

材料三军机处尽管权力很大,但时刻处于皇帝的严密监视之下………从雍正开始,又采取一系列限制办法,以掣其权,从而保证皇帝“乾纲独揽”,皇帝不交办的事务,军机处无权过问。即使交办的事务,也只是遵照皇帝意旨协助处理,“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

(1)有学者认为“三省六部制具有民主色彩”,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理解。

(2)根据材料二分析宋朝政治制度发生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变化对北宋产生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概括军机处的职权。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时期的政治制度与宋代政治制度的主主要不同点

(4)综合上述材料,体现了中因古代政治制度的什么趋势?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春秋时,犹宗周王,而七国则绝不言王矣。……:春秋时,犹论宗姓氏族,而七国则无一言及之矣,春秋时,犹宴会赋诗,而七国则不闻矣。春秋时,犹有赴告策书,而七国则无有矣。邦无定交,士无定主,此皆变于一百三十三年之间,史之文,而后人可以意推者也。不待始皇之并天下,而文武之道尽矣

材料二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其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陛下神灵一统,皆为县,诸子功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其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三郡县制取代分封制的必然结果就是贵族制让位于官僚制。官僚制是顺应中央集权和皇权制的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新的组织形式和管理体制。……在官僚制时代,不管是旧贵族、新贵族,还是新兴的士人阶层,都必须通过任命,转化为官僚,才能成为政体的直接参与者。从这个意义上说,贵族从分封制下的社会政治阶层转化成了郡县制下的社会阶层,成为官僚的贵族,便不再具有封地主人和天子臣属的双重身份,而仅仅只有天子臣属的一种身份。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战国时期“诸侯更相诛伐”的原因。秦朝是如何破解这一困局的?

(2)根据材料三,指出分封制转型为郡县制所反映的政治制度变化的本质特征。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官僚体制的认识。

 

时代变了,道光帝浑然不觉,结果脚随之跟入新时代,而头脑却依旧留在旧时代。在专制社会中,旨意决定一切。道光帝由此断送了机会。对这段话最好的理解是(  )

A. 中国社会历史悠久、结构牢固

B. 皇权专制延缓中国近代化历程

C. 自给自足心态滋生封闭保守观念

D. 封建自然经济是君主专制的基础

 

国家之立也,本大而末小,是以能固……理天下者,若身之使臂,臂之使指,则小大适称而不悖焉。与材料相符的观点是

A重农抑商

B.中央集权

C.君主专制

D.削弱相权

 

钱穆在《国史大纲》中指出:宋儒于科举制度下发挥以学术领导政治之新精神。尊师相,抑君权,虽亦有流弊,要不失为历史之正趋。明太祖、张居正则皆此潮流下反动也。钱穆意在强调

A. 科举制度具有积极的作用    B. 宋朝理学洋溢着革新精神

C. 废除宰相与历史趋势相悖    D. 宰相制度能有效抑制君权

 

梁章钜《枢垣记略·规制》:凡京外王大臣有奉特旨到军机处恭听谕旨恭读朱笔及阅看各处奏折者,方得在军机堂帘内拱立,事毕即出。其余部院内外大小官员不得擅入。其帘前窗下,均不许闲人窥视。满汉章京之值房亦如之。这一材料旨在强调军机处(    )

A. 极具机密性    B. 参与军政决策

C. 办事效率高    D. 办理军政要务

 

提高皇帝身边近臣的权力来削减原来国家机关的实权是中国古代统治者强化君主专制的一种方式。以下机构的设置能体现这种方式的是

A. 枢密院、中书省、军机处

B. 中朝、内阁、军机处

C. 中书门下、枢密院、内阁

D. 中朝、三司、尚书省

 

“(明代)大学士成为没有宰相名义的宰相,但大学士毕竟不同于正式宰相,正式宰相可以单独推行政令,大学士便无此权。他只能依靠‘票拟’权来窃弄皇帝的权力,只有黑市地位,没有法定地位。”作者意在表达

A. 大学士权力无制度保障

B. 设立大学士有利于限制皇权

C. 大学士擅长玩弄权术

D. 大学士是没有名义的宰相

 

明太祖废丞相后,曾下令:内臣(宦官)不得干预政事,预者斩。但不久后又制定半印勘合制度:六部所行一切都须经过内府勘合,方可施用。这样做的目的是

A. 牵制日益权重的内阁    B. 减轻皇帝的行政负担

C. 协调政府各部门关系    D. 加强对六部的监察

 

共684639条记录 当前(30067/68464) 首页 上一页 30062 30063 30064 30065 30066 30067 30068 30069 30070 30071 30072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