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题

“邓小平……最大的功绩就是提出了新的理论。这是一种全新的世界观,是对中国现实条件的全新理解,是对历史经验的有效借鉴。”这种“新的理论”主要是指

A.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B.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C.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理论

D.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思想

 

歌曲《春天的故事》:“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地聚起座座金山……”歌词中的“圈”指的是

A. 开放海南岛

B. 开放经济特区

C. 开放沿海经济开放区

D. 祖国改革政策

 

1981年在邓小平主持下,既科学地评价了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又维护了毛泽东思想的是

A. 《中国社科院年鉴》

B.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C.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D. 十一届三中全会报告

 

1975年邓小平主持全面整顿的实质是

A. 把国民经济搞上去

B. 系统地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

C. 实现社会秩序的稳定

D. 以实现“四个现代化”为全党工作大局

 

20世纪30年代,邓小平的政治生涯遇到第一次磨难,受到中共临时中央的“最后严重警告”,主要是由于他

A. 执行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路线

B. 反对“左”倾教条主义者对毛泽东的排挤

C. 反对放弃根据地,实行战略转移

D. 赞成取消“左”倾错误领导人的军事指挥权

 

通过参观下图所示纪念馆,某班同学可以领略

①邓小平的早期革命活动②老一辈革命家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③中国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新气象 ④大革命期间国共合作进行武装斗争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百年近代史,不仅是列强的侵华史,也是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历史。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42年,《南京条约》签订,主要内容如下:1.中国割香港岛给英国;2.赔款2100万元;3.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4.英商在华进出口货物应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材料二:卅(30)万亡灵,饮恨江城。……兄弟同心,共御外侮。捐躯洒血,浩气干云。尽扫狼烟,重振乾坤。……永矢弗谖,祈愿和平。中华圆梦,民族复兴。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铭文(节选)

材料三:辛亥革命失败后,随着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和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全国人民迫切要求一个变更现状的革命。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主张用新民主主义的方法,把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实际相结合,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经过二十八年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赢得了中国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扫除了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桎梏,为国家的现代化开辟了道路创造了前提,为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创造了前提条件。

——摘自王桧林主编《中国现代史》(下)

  材料四:随着俄国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无产阶级的队伍不断壮大。列宁把马克思主义与俄国革命实践相结合,宣传革命。1917年11月,布尔什维克党决定发动武装起义。彼得格勒武装起义胜利后,革命很快扩展到其他中小城市和广大农村,社会主义政治革命在全国取得了胜利。俄国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用革命暴力推翻了地主、资产阶级的统治,为把贫穷落后的俄国改造成先进的社会主义强国创造了重要条件。

—摘自王斯德主编《世界现代史》

(1)任选《南京条约》中的一点内容,论述其对中国社会所带来的影响。

(2)材料二中“兄弟同心,共御外侮”指的是什么?结合史实说明抗日战争是怎样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复兴。

(3)根据材料三和材料四,概括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俄国十月革命的相同之处。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 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而不是互相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五项原则完全可以成为在我们中间建立友好合作和亲善睦邻关系的基础。                                           

——周恩来在亚非会议全体会议上的补充发言     

材料二: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两极格局解体,世界向多极化发展,而目前的多极化趋势,将成为未来世界新秩序的基础。多极化为各国提供了机会,使他们能够在国际社会表达自己的意思、希望及雄心。只有通过国家间持续的对话,交流观点,才有可能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而国际关系的民主化,则是世界和平的基础。       

—前联合国秘书长加利

材料三:面对世界形势的变化,中国政府在国际舞台上展开了一系列的外交活动: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在亚非会议中所体现的外交原则及外交方针。说明其对中国外交的积极影响。

(2) 根据材料二指出,加利认为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对世界秩序产生哪些积极影响?

(3)根据材料三,概括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交活动的特点。

 

政治民主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近代以来,中国的民主法制建设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第四条  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 

第十六条  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 

第三十条  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 

第四十八条 法院以临时大总统及司法总长分别任命之法官组织之。…… 

                          ――《中国民国临时约法》  

材料二:新中国的建立,使中国实现了从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的政治、近代以来照搬西方民主政治模式的失败尝试向新型人民民主政治的伟大跨越。

——《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2005年10月)

(1)据材料一,《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所规定的政治体制体现了什么原则?这部约法的颁布有何历史意义?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新型人民民主政治”的主要表现。

(3)综合上述材料,近代中国民主政治的探索对你有何启示?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在历史上产生过九个统一的全国的大朝代,我们可称秦汉为“第一帝国”,隋唐宋为“第二帝国”,明清则为“第三帝国”。第一帝国的政体还带贵族性格,世族力量强大。第二帝国则大规模和有系统地科举取士,造成新的官僚政治,而且将经济重心由华北的旱田地带逐渐转移到华南的水田地带。……若将第二帝国和第三帝国比较,则可以看出第二帝国“外向”“开放”,带“竞争性”。与明清之“内向”“保守”及“非竞争性”迥然不同……第二帝国带扩张性,而第三帝国则带收敛性。 

——黄仁宇《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

材料二: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

材料三:其实中国历史上以往一切制度传统,只要已经沿袭到一两百年的,也何尝不与当时人事相配合。又何尝是专出于一二人之私心,全可用专制黑暗四字来抹杀?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第二帝国”在中央机构和选官制度方面与“第一帝国”相比,发生了哪些变化?

(2)结合明清时期的史实说明材料二的观点

(3) 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说明君主专制的强化不能简单地用“专制黑暗四字来抹杀?”

 

共684639条记录 当前(30391/68464) 首页 上一页 30386 30387 30388 30389 30390 30391 30392 30393 30394 30395 30396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