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题

1904年,刘汉公著《太平天国战史》。孙中山为其写序称:汉公是编,可谓扬皇汉之武功,举从前秽史一澄清其奸,俾读者识太平朝之所以异于朱明,汉家谋恢复者不可谓无人。对此话理解正确的是

A.孙中山客观地肯定了太平天国运动的积极作用

B.孙中山的目的是借太平天国运动宣扬反满革命

C.孙中山基本否定了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作用

D.孙中山全面分析了太平天国运动的局限性

 

某条约规定:“上谕以永禁或设、或入与诸国仇敌之会,违者皆斩。……各省抚督文武大吏暨有司各官,于所属境内均有保平安之责,如复滋伤害诸国人民之事,或再有违约之行,必须立时弹压惩办。”以下关于该条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 1900年签订的《辛丑条约》

B. 清政府开始被列强控制

C. 禁止中国人民反帝斗争

D. 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汉书·艺文志》在评价战国时期的某一学派时说:盖出于史官,历记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然后知秉要执本,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君人南面之术也。它所评价的是 ( )

A.墨家 B.道家 C.儒家 D.法家

 

史载,宋朝湖州农民“以蚕桑为岁记”,严州“谷食不足,仰给它州,唯蚕桑是务”;太湖洞庭山区“然地方共几百里,多种柑橘桑麻,糊口之物,尽仰商贩”;“蜀之茶园,皆民两税地,不殖五谷,唯宜种茶,……颖昌府”“城东北门内多蔬圃,俗称香菜门”。上述材料最能说明

A.农民纷纷放弃农业而去经商

B.商品自由流通程度很高

C.农业精耕细作,剩余产品大量商品化

D.以市场为导向的商业性农业发展较快

 

“凡京奏,禁中称文书,必发阁臣票拟。阁票用本,纸、小帖、墨字,内照票拟,或皇上御笔,或宦官代书,具在文书上面用朱字。阁票如有未合上意,上加笔削或发下改票,阁臣随即封上,间有执正强争,也多曲折。”由材料不能得出明朝内阁(    )

A.地位很高,负责全国的行政事务 B.是辅助皇帝的内侍机构

C.是君主专制制度的产物 D.阁臣可以给皇帝提供参考建议

 

许倬云先生在其《西周史》中说:“商周的封建,事实上是基层地方社群政治权力的延续。”周初“封建”的实施主要基于

A.最高统治者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

B.周王室众星拱月般政治格局的形成

C.王权无力伸至诸侯所治理的共同体内部

D.该制度可从根本上消除中央和地方的对立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歇动力。在漫长的古代文明进程中,中华民族在科学技术领域群星璀璨,卓越的创新文化成果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做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有些还成为近代文明的助推剂或催化剂,影响了整个世界的发展。

材料一:马克思在《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中说到: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的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材料二:《中国清代科技史》中写道:如果把中国科技发展史比作一只航船,那么当我们翻开它几千年的航行日志时,就会发现,顺治元年至宣统三年(16441911),这268年的航程是如此艰难曲折。鸦片战争前,水浅风弱,驶速迟缓;驶出中世纪的港湾后,它虽然易桅换桨,可又面对着险恶风云和那般多激流险滩。

材料三:据194910月调查,全国科技人员不足50000人,其中专门从事科研工作的还不到500人。全国专门的科研机构只有30多个。当时的中央研究院只有22个研究单位,200多名研究人员。

——《中国近代现代史》

材料四: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科学技术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新时期。重大科技成果达到六万多项,经推广应用后新增产值的累计达到1400多亿元.据不完全统计,到2001年,“863”计划累计创造新增产值560多亿元。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通过材料一,我们可以得到关于古代中国科技的什么信息?你还有哪些医学和农学的史实能够证明古代中国科技让西方人望尘莫及

2)材料二说明了我国古代科技出现了什么问题?你认为造成这种问题的关键在哪里?

3)材料从材料三到材料四,我国科技领域发生了什么变化?材料四的史实说明了什么问题?

4)材料三中的现象不是偶然间形成的,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有哪些因素促成了这种现象的出现?

5)当今世界经济的发展呈现高科技发展迅速,知识经济兴起,科技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日益明显,全球化进程加快等特点。为此,党和政府作出了怎样的战略决策?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在千百年的历史进程中,不同特色的思想文化相互碰撞、彼此交融,共同发展,在延续本身的传统、显示多元化和多样性特点的同时,推动着全人类文化的共同进步。请根据分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A组:孔子和董仲舒B组: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

C组:李鸿章和曾国藩D组:梁启超和孙中山

E组:李大钊和陈独秀F组:毛泽东和邓小平

(1)A组人物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有什么突出的贡献?

(2)与A组人物相比,B组人物的思想发生了什么新变化?出现这种变化的根源是什么?

(3)指出C、D两组人物向西方学习的指导思想。他们向西方学习的内容有何不同?

(4)促使E组人物由向西方学习转变为向苏俄学习的因素有哪些?

(5)F组人物在“走自己的路”过程中,在理论和实践上分别有什么突出贡献?

 

李大钊说:历史的真实,有二意义:一是说曾经遭遇过的事情的记录是正确的,一是说关于曾经遭遇过的事的解喻是正确的。前者比较的变动少,后者则时时变动。这是因为 ( )

A.历史学是人文学科,具有不确定性

B.历史学家阐述历史,难免主观因素

C.人类知识不断增长与历史观的变化

D.历史认识总是越来越接近历史真实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在一个占世界人口1/5的发展中国家做到这一点,是一项史无前例的壮举,它改变了中国的命运。这项“壮举”是指我国

A.1950年开始的扫盲教育

B.1977年恢复统一高考招生的制度

C.1986年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D.2001年实现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

 

共684639条记录 当前(309/68464) 首页 上一页 304 305 306 307 308 309 310 311 312 313 314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