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题

1954年12月,第二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指出人民政协的性质是“团结全国各民族、各民主阶级、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国外华侨和其他爱国民主人士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组织”。由此可以看出1954年以后

A. 政治协商制度初步建立

B. 全国政协不再具有立法的职能

C. 政协成为各党派的联合执政机构

D. 政协是全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最重要的表现是

A. 会议代表具有广泛性

B. 讨论了新中国成立问题

C. 通过了《共同纲领》

D. 规定了国家的基本政策

 

评价中国某一政治制度:“协商不代替,监督不对立,为了发展生产力,同唱一台戏”。这种政治制度当指

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 特别行政区制度

C.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1953年1956年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最主要一项是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确立

C.依法治国战略的提出

D.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确立

 

国民党元老邵力子曾说:无论哪个国家,当它强盛的时候,一定是边疆安全的时候。因为国家的强盛,必须先把边疆做成金城汤池,使敌国外患无由侵入,然后中枢权威才能巩固,整个国家的安全才有了保障。下列举措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A.文成公主入藏         B.郑成功收复台湾 

C.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新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

 

“我们此次到北平刚好碰到这个划时代的会议召开……民族资产阶级这次不仅参加了人民政协,而且能够讲它所要讲的话……我们今后应当在工人阶级领导下密切合作,努力恢复和发展新民主主义经济,并从而改造民族资产阶级本身。”材料中的这次“会议”

A. 讨论确立了新型国家的架构

B. 确定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C. 决定开展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D. 宣告人民政协不再代行全国人大的职权

 

有人评价某战役“是国共合作、共创民族抗战伟业在战役上配合的典范……从阎锡山接受周恩来建议,建立战地动员会,到八路军吸收友军阵地战、阻击战经验,整个战役过程中无不闪烁着民族团结精神的光辉……”此战役应是

A. 平型关战役    B. 百团大战    C. 台儿庄战役    D. 武汉会战

 

有学者提出:只有当“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对民主革命的领导权不是某个方面的而是全方位的(包括政治领导、组织领导和军事领导),不是被动的而是主动的,不是辅助性的而是主导性的”时,中国革命才能说是进入了完全意义上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那么,依据这一观点,中国进入“完全意义上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标志应该是

A. 五四运动

B.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C. 国民革命运动

D. 南昌起义

 

2014年9月1日,民政部公布了首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与英雄群体名录。下图为该名录构成示意图,从中直接可得到的正确认识是:

A. 八路军在抗战中发挥了主要作用

B. 抗日英烈都牺牲于全面抗战期间

C. 抗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部分

D. 国民政府在抗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下图是对近代文献使用革命维新(含改革、改良)的次数统计。其中导致革命使用次数最多的相关因素是

A.十月革命的影响

B.毛泽东思想的广泛传播

C.国共合作出师北伐的推动

D.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共684639条记录 当前(34279/68464) 首页 上一页 34274 34275 34276 34277 34278 34279 34280 34281 34282 34283 34284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