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题

一位西方学者评论秦始皇:“建立了绝对的专制制度,这一制度以个人亲信为基础,而不考虑世系和教育。”从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角度看,这一政治转向的积极意义主要在于

A.从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 B.从察举制向科举制转变

C.从分权政治向专制政治转变 D.从军功政治向文治政治转变

 

秦始皇统一六国,创立了(    )

A. 分封制度    B. 皇帝制度

C. 宗法制度    D. 世袭制

 

“(楚庄王十六年)伐陈,杀夏征舒。……已破陈,即县之。”“(韩桓惠王十年)我上党郡守以上党郡降赵。”这说明春秋战国时期

A.楚国和赵国分别分封了陈国和韩国

B.楚庄王完成了全国的统一

C.秦国在新征服的地方设立了郡县

D.出现了分封制和郡县制并存的局面

 

《论语》记载:“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表明孔子治理国家的理念是

A.实行仁政

B.维护周礼

C.为政以德

D.强调教化

 

西周宗法制度的精神,可以用王国维的“任天者定,任人者争;定之以天,争乃不生”来说明,此处他所谓的“天”是指

A.决定嫡庶身份的天命

B.确定继统人选的天子

C.辨别是非善恶的天理

D.表现自然主义的天道

 

《荀子·儒效篇》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这指的是西周推行的

A.氏族制 B.分封制 C.禅让制 D.宗法制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有关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后的美国的材料

材料1  美国总统罗斯福提出:“美国是民主国家的兵工厂。”

材料2  伊斯克日记中记载了1941年9月美国部长联席会议的情况:“话题转到了俄国的黄金储备上来……显然我们是在力求乘他们的黄金没有告磬之前,全部把它弄到手,以抵偿我们提供的货物。从此刻起,我们对苏俄采取了租借法案。”

材料3  在1941年8月,丘吉尔和罗斯福在太平洋会晤中,丘吉尔建议罗斯福发表一个照会,其内容应当有:“日本向太平洋西南地区的任何程序的进一步推进,将会造成美国政府被迫采取反措施,甚至导致美国和日本发生战争的局势。”

罗斯福私下对此的反应是:“他(指丘吉尔)要我们支持他。现在他对东方——香港、马来西亚、印度、缅甸很不放心。我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地拒绝他的恐吓日本的坚决要求,因为我在尽一切可能不给日本人有进攻我们的任何借口。”

--------以上材料均摘自《世界通史资料选辑》

材料4                                

珍珠港事件

请回答:

(1)材料1中的“民主国家 ”指哪些国家?罗斯福这个口号表明了什么立场?

(2)根据材料2指出美国对俄国采取租借法案的原因是什么?

(3)材料3中,丘吉尔建议的目的是什么? 为什么罗斯福要拒绝丘吉尔的建议?

(4)材料4中的“珍珠港事件”发生在哪一年?从这里可以看出材料三中罗斯福的想法实现了吗?为什么会爆发“珍珠港事件”?

(5)据材料1、2、3,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具体采取了什么策略?美国采取这种策略的根本出发点是什么?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17年1月26日,日本外相召见英国驻日大使,说:“帝国政府就帝国具有最大利害关系的山东省及现在占领中的赤道以北德国诸岛向敌国政府提出请求时,期待英国政府支持,希望英国政府现在予以保证。”

材料二  1917年2月14日,英国外交大臣正式复函日本:“对于在和会之际日本提出德国在山东省的诸权利和德国在赤道以北诸岛屿的要求时希望得到支持和保证.英国政府在此表示欣然应诺之意。”同时“英国政府要求日本政府在和会召开时,也以同样的精神欢迎英国对德国在赤道以南诸岛屿的要求。”

材料三  1921年8月11日,美国向英、法、意、日、中五国发出正式邀请。邀请书的第—部分写道:巨额军费开支造成了沉重的经济负担,消耗了大量的人力,以至侵害了“社会之安定、正义之保持、和平之确定”。目前有关各国会同讨论裁减军备的时机已到,而首先应讨论限制海军军备问题。邀请书的第二部分指出,须有要求和平的意愿并消除国家间误会,裁减军备才有成功的可能,因而在对太平洋及远东有关问题的讨论中应该遵循尊重友谊、去除争端的原则。英、法、意、中等国当即表示同意。

请回答:

(1)材料一与二中日本和英国保证相互支持,依据的是双方怎样的关系?从双方互相保证的内容看,它们参加“一战”的目的如何?材料二中的“和会”后来对山东问题作出了怎样的规定?在中国引发了哪个重要事件?

(2)材料三中,美国发起的这次会议的名称是什么?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次会议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召开的?

(3)美国在1921年的这次会议上取得了哪些成果?这些成果从本质上体现了这一地区列强矛盾发生了这样的变化?

(4)1921年的这次会议上中国的得失一直存在争议,有人认为中国是这次会议的最大受害国,有人认为这次会议是中国国际地位有所回升的表现。你支持哪个观点?用史实证明你的观点。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中等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这本书再现了人类迄今为止展开的最大规模的交战,还有战场之外的斗智斗勇,谈判桌上的唇枪舌剑,外交舞台上的明争暗斗,以及一场场局部战争的来龙去脉。在这100年里,人类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世界最发达的国家和地区都卷入了这两次世界大战,战火波及了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造成的损失无法估算。这是法国贝当将军关于凡尔登战役的回忆:“德军试图造成一个任何部队都无法坚守的死亡区。钢铁碎片、霰弹片和毒气向我们所在的树林、堑壕和遮蔽部铺天盖地袭来,简直在消灭一切。”1945年8月在日本广岛、长崎升起的两朵“蘑菇云”顷刻之间使两座城市化为乌有……而今,局部战争频发,流血冲突屡见,民族纠纷、大国干涉、宗教仇视已至恐怖活动很快就成为我们整个人类头上的利剑。我相信这一个个瞬间一定会敲击出每一位读者心灵的共鸣。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有人认为没有萨拉热窝事件,第一次世界大战就不会发生。你同意这种看法吗?请说明理由。

(2)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签订的《凡尔赛和约》主要针对的是哪个国家?

(3)“把体面的和平从德国带回了唐宁街”,“为了和平我们牺牲了捷克”“我建议你们安然睡觉去吧”这是英国首相参加了一次重要会议后所发表的言论,请问这次会议他们推行了什么政策?这个政策产生了什么严重后果?

(4)当战争的硝烟逐渐散去的时候,当世界沉浸在喜悦与悲伤、希望与绝望、激情与冷漠之中时,一个巨大的历史命题重新摆在人类面前:怎么样才能避免这一切重演呢?请谈谈你的看法。

 

2003320日 ,美英绕过联合国对伊拉克发动战争说明了

A.国际法没有普遍的约束力

B.霸权主义是破坏国际秩序、危害世界和平的主要因素

C.联合国在霸权主义面前软弱无力

D.建立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是解决和平与发展的有效途径

 

共684639条记录 当前(347/68464) 首页 上一页 342 343 344 345 346 347 348 349 350 351 352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