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盛顿在1787年3月致麦迪逊的信中说:“凡是有判断能力的人,都不会否认对现行制度进行彻底变革是必需的。我迫切希望这一问题能在全体会议上加以讨论。”这里所说的“彻底变革”是指: A. 革除联邦体制的弊端 B. 改变松散的邦联体制 C. 建立三权分立的共和体制 D. 废除君主立宪制
|
|
18世纪中叶,一位英国内阁成员在议会发言中说:“诸位都知道,媾和与开战的权 力是由国王掌握的……我们的宪法始终表明,国王在决定和平与战争时有权利让议会参与,也有权利不让议会参与。没有哪位明智的国王真的会冒险不让议会参与。” 这表明在当时的英国 A. 光荣革命成果受到侵蚀 B. 立宪政体未能阻止国王专权
|
|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建立后,经过共和派和君主派的反复较量,最后以一票之差确立了共和制。据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判断,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A. 众议员由全国公民选举产生 B. 总统由参议院依绝对多数票选出 C. 参议院可直接解散众议院 D. 内阁由总统任命,但对议会负责
|
|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第二十条规定:“帝国议会由秘密投票的普遍和直接选举产生。”此规定表明帝国会议: A. 代表人民监督政府 B. 其生产方式具有民主特征 C. 是帝国的最高权力机构 D. 依照直接民主原则产生
|
|
英国“光荣革命”后的一系列法令,规定了国王不得违反某些法规,但对国王可以行使的权力却未明确规定。结合所学,国王仍保留的权力是( ) A. 筹集税款 B. 干预立法 C. 招募军队 D. 任命大臣
|
|
“工业革命改变了英国的社会结构,经济的持续增长造成中等阶级与工人阶级力量的壮大,贵族、大地主的地位与经济实力都大为下降了,但他们仍把持政治权力,造成权力分配与社会力量对比高度脱节的状态。”为了解决这种“状态”,英国在政治上: A. 发动光荣革命,与新贵族阶层妥协 B. 改革议会制度,中产阶级更多参政 C. 颁布《权利法案》,确立了议会主权 D. 建立内阁机构,限制国王的行政权
|
|
有罗马法学家主张:当对于一个人究竟是自由或者是奴隶的问题无法解决时,一切怀疑都应偏向自由。下列思想和原则与材料相似的是: A. 无罪推定原则 B. 不告不理原则 C. 遗嘱优先的原则 D. 注重证据
|
|
古罗马法学家盖尤斯记述过一个案例:有人砍伐了邻居家的葡萄树,被告上法庭,原告提供了确凿证据,却输掉了官司。原因是原告在法庭辩论中把“葡萄树”说成了“葡萄”,而《十二铜表法》只规定了非法砍伐他人“树木”应处以罚金。该案例说明当时在罗马: A. 不重视私有财产的保护 B. 审判程序缺乏公正性 C. 审判结果取决于法律的解释 D. 法律具有形式主义特征
|
|
罗马共和国早期,当罗马遭受外族进攻时,平民曾多次将自己组织的队伍撤离罗马,拒绝作战,迫使贵族在政治上做出让步。《十二铜表法》的制定就是这种斗争的成果之一。可见当时: A. 贵族逐步丧失制定法律的主导地位 B. 贵族让步在法制发展中起决定作用 C. 平民采取有效方式争取自身权益 D. 平民与贵族的政治诉求日趋一致
|
|
罗马法规定:当事人若不向法庭提起诉讼,法庭即不予受理;一个人除非被判有罪,否则即是无罪之人;一个被控有罪的人,可在宣判前为自己辩护;法官审判应重证据等。这些规定后来成为现代法治的重要原则。下列各项中,符合上述规定的是: A. 法庭立案与否皆取决于案情 B. 被告必须为自己的行为辩护 C. 证据是法官判案的唯一依据 D. 被告在法庭审理过程中无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