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题

毛泽东指出:“(湘南特委)批评我们太右,烧杀太少,没有执行所谓‘使小资产变成无产,然后强迫他们革命’的政策,于是改变原来前委的领导人……湘南特委提出的‘一切工厂归工人’的口号,也宣传得很普遍。”毛泽东的这一说法

A. 反映了湖南特委的“左”倾错误    B. 体现了党中央实事求是的作风

C. 旨在维护湘南特委的正确方针                  D. 巩固扩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下图反映的是中国共产党在近代民主革命时期力量变化的趋势,其中与第二个高峰的形成直接相关的是

A. 北伐战争的推动

B. 南昌起义的爆发

C. “工农武装割据”局面的形成

D.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下表反映的是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制定的土地政策。据此推知,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政策(    )

A. 以实现土地公有制为主要目的    B. 随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而调整

C. 以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为目标    D. 实现了农民耕者有其田的愿望

 

中山大学教授袁伟时说:“就辛亥革命而言,主要不是解决经济问题,是要解决政治上的专制制度,要求民主,保障公民的自由、平等。”下列史实可以证明该观点的是    

辛亥革命后,南京临时政府颁布法令规定人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等“私权”

制订了中国近代以来第一个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按照《临时约法》建立起三权分立的政治架构

辛亥革命后社会精英阶层要求通过议会选举方式参政的意识增加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学者马海珍在《袁世凯的时代困境》中记述:武昌起义后,各地响应,新军发挥实力,先后参加湖南、陕西、江西、云南等十余省市的独立起义……在独立的各省中,许多新军将领出任各省都督。这些都督

A.壮大了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力量  

B.推动了革命后全国政治秩序的稳定

C.埋下了民国初年军阀割据隐患    

D.提供了袁世凯掌权可以利用的势力

 

图一和图二是清代不同时期皇帝接见外国使者图,从图一到图二外交礼仪的变化实质上体现了

A. 对外国的主动迎合    B. 传统习俗受到影响

C. 中国外交的近代化    D. 中西文明差异明显

 

条约签订后,游历护照开始出现。护照的主要内容:“兹有本国人名口口请照赴十八省游历,本领事深知系我国良民,为此给照,准其前往。故请烦大清执政大臣及各省文武官员验照放行,丝毫不得留难,并望以宾礼相待……”据此可知

A. 这一现象出现在十九世纪中期    B. 如果外国人寻畔滋事,地方官可以裁办

C. 中国内地实现向外国人的全面开放    D. 清地方政府完全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1862年夏,马克思在《中国纪事》一文中指出:“(太平天国)除了改朝换代以外,没有给自己提出任何任务。他们没有任何口号,给予民众的惊惶比给予旧统治者们的惊惶还要厉害。他们的全部使命,好像仅仅是用丑恶万状的破坏来与停滞腐朽对立,这种破坏没有一点建设工作的苗头……太平军就是中国人的幻想所描绘的那个魔鬼的化身。”马克思这样评价的根本原因是马

A. 太平天国运动既没有反对帝国主义也没有对反封建主义

B. 太平天国与清政府是腐朽与丑恶的对立,两者无本质的区别

C. 当时中国社会未有新的社会生产力和新的社会力量的必然产物

D. “革命”的太平天国之战,不过是屡见不鲜的改朝换代的新尝试

 

(英)约翰•汤姆逊曾记述:“镇江府位于大运河和扬子江的交汇之处,据守着一个极其重要的位置,因而在(那次)敌对期间,这里是大力防守的重镇之一。而它的陷落,很大程度上加速了和平谈判的过程。”该“敌对”行为发生在

A. 鸦片战争中

B.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

C. 甲午中日战争中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

 

1902年,有学者指出,领事裁判权发生于条约之中,欲去领事裁判权,必先改正条约……非先编订完全之法律,断不能达改正条约之望。该学者强调(    )

A. 以法律途径修改不平等条约的重要性

B. 依法治国是挽回利权的前提条件

C. 领事裁判权的废除是主权恢复的标志

D. 北洋军阀政府主张依法修订条约

 

共684639条记录 当前(38291/68464) 首页 上一页 38286 38287 38288 38289 38290 38291 38292 38293 38294 38295 38296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