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被康熙皇帝称为:“集大成而绪千百年绝传之学,开愚蒙而立亿万世一定之归”下列思想属于这位思想家是 A. 先义后利、舍生取义 B. 天人感应、君权神授 C. 经世致用、明道救世 D. 格物致知、存理灭欲
|
|
下列各项所倡导的道德观不能反映近代中国发展潮流的是 A. “中国言义,虚文而已。西洋言利,却自有义在。……鹜其实则两全。”(《郭嵩焘日记》) B. “君臣父子,上下尊卑,秩然如冠履之不可倒置。”(曾国藩《讨粤匪檄》) C. “损人利己非也,损己利人亦非;损下益上非也,损上益下亦非。”(严复《天演论》) D. “道德之为物,应随社会为变迁,随时代为新旧。”(陈独秀《答淮山逸民》)
|
|
学者冯友兰认为:“二千年来华夏民族所受儒家学说之影响,最深钜者,实在制度法律公私生活之方面,而关于学说思想之方面,或转有不如佛道二教者。”冯友兰在此否定 A.儒学对中国政治制度的深远影响 B.儒学对国人行为习惯的重要影响 C.儒学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中心 D.佛道思想对中国学术思想的重要影响
|
|
在对天、君、民关系的认识上,原始儒学以孟子为例,主张民贵君轻,董仲舒主张“屈民以伸君,屈君以伸天”。材料表明,董仲舒 A. 继承了原始儒学的全部宗旨 B. 背离了原始儒学的民本思想 C. 背离了原始儒学的仁爱思想 D. 摒弃了原始儒学的德治主张
|
|
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强调以德治民,爱惜民力,做人要“恭、宽、信、敏、惠”;孟子主张实行“仁政”,认为人人皆有“羞恶之心”“恭敬之心”;荀子也主张“仁义”,要“以德服人”“人要向善”。贯穿上述思想的主线是 A. 主张从个人的道德修养入手建设一个礼乐文明的理想社会 B. 人不分贫富、贵贱、智愚、善恶,都有入学受教育的资格 C. 人皆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 D. 通过学习和实施法制,可以使小人变君子,普通人变圣人
|
|
四川省内历史遗存丰富,人文景观众多。下图中,可以体现儒家伦理纲常思想的是 A. ①④ B. ②④ C. ①② D. ③④
|
|
中央集权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核心,它的确立、完善和不断加强反映了封建专制制度发展的基本轨迹。请结合有关史实回答: (1).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是什么?其发展历程中有哪两对基本矛盾? (2).以北宋、明朝为例,说明统治者是如何解决上述两对矛盾的?
|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自秦始皇建立君主专制制度后,历代王朝都设置宰相作为皇帝的助手,参与国家大事的决策,处理全国政务。《新唐书》记载:“宰相之职,佐天子,总百官,治万事,其任重矣。” 材料二明太祖认为:“自秦以下,人人君天下者,皆不鉴秦设相之患,相从而命之,往往病及于国君者,其故在擅专威福 ——以上材料选自薛金星主编《中学教材全解》 (1)、据材料一说明,宰相的职责是什么? (2)、据材料一、材料二说明,自秦朝君主专制制度建立后在中央存在着什么问题? 后来明太祖采取了什么措施解决了这个问题?
|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许,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封弟叔鲜度于蔡。余各以次受封。 ——摘自《史记·周本纪》 材料二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其所守也。诸侯朝于天予,曰述职;述职者,述其所职也。无非事者……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摘自《孟子·告子》 材料三(周)王夺郑伯(郑庄公)政,郑伯不朝。秋,王(令)诸侯伐郑,郑伯击之……(周)王卒大败,祝聃(郑庄公的臣下)射(周)王中肩。 请回答 ——摘自《左传》 (1)材料一中周武王实行的政治制度是什么? (2)材料二说明周天子与诸侯间的关系是什么?诸侯对周天子的义务有哪些? (3)材料三反映出周天子与诸侯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哪些变化?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
|
从秦朝到清朝,中国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A. 牢固的血缘关系 B. 君权和相权的矛盾终于得到解决 C. 浓厚的专制色彩 D.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