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题

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仁”和“礼”,其主要内容是

①“仁者爱人”

②“克己复礼”

③“敬鬼神而远之”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①③

D. ②③

 

“博学于文,行己有耻,以一身以至天下国家,皆学之事也。”这说明顾炎武主张

A. 学以致用

B. 反对封建专制

C. 男女平等

D. 反对宋明理学

 

顾炎武针对明代学风的弊病指出:若有明一代之人,其所著书,无非窃盗而已.他强调凡做学问,必古人之所未及就,后世之所不可无,而后为之。在此,顾炎武

A. 全盘否定明代学术成果

B. 强调独立思考并有所创新

C. 强调尊重前人研究成果

D. 提倡经世致用的学术精神

 

王阳明认为:“夫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出自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李贽也主张不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并强调人的正当私欲。这说明他们

A. 否定传统权威,倡导个性自由

B. 没有辩证看待孔子的历史作用

C. 反对盲信孔子,主张顺时而变

D. 批判了儒学对人们思想的禁锢

 

朱熹在《朱子家训》中提出:“有德者,年虽下于我,我必尊之;不肖者,年虽高于我,我必远之”“诗书不可不读,礼仪不可不知”。朱熹意在

A. 适应皇权需要

B. 倡导重德修身

C. 宣传“存天理,灭人欲”

D. 维护纲常名教

 

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这句话要表达的核心思想是

A. “格物致知

B. “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

C. “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D. “存天理,灭人欲

 

北宋僧人契嵩说:儒教“大有为”而“治世”,佛教“大无为”而“治心”,二者皆“圣人之教也,其所出虽不同,而同归于治”。这反映了

A. 佛教主动适应社会现实

B. 儒、佛开始出现合流

C. 佛教成为社会主流思想

D. 儒学统治地位发生动摇

 

有人根据《汉书•艺文志》记载,统计制作出下表。据此可看出当时

西汉主要思想派别及其作品篇数表

派别

儒家(六艺)

道家

阴阳家

法家

名家

墨家

纵横家

杂家

支派

103

37

21

10

7

6

12

20

篇数

3123

993

369

217

36

86

107

403

 

 

A. 儒学地位明显提高

B. “百家争鸣”趋于结束

C. 活字印刷术广泛采用

D. 科举制度逐渐完善

 

“汉代以下,就集体而言,士大夫代表了社会力量,与君权之间既有合作又相互制衡的辩证关系。”此间,士大夫借以制衡君权的是

A. 以三纲五常为基础的伦理道德观念

B. 以中央集权为核心的行政管理模式

C. 以选贤任能为支撑的官员选拔体制

D. 以屈君伸天为内容的天人感应思想

 

古者舜耕历山,陶河滨,鱼雷泽,尧得之服泽之阳,举以为天子。后世的哪一思想最能说明这一现象

A. 儒家仁爱思想

B. 墨家尚贤思想

C. 道家无为思想

D. 法家法治思想

 

共684639条记录 当前(38606/68464) 首页 上一页 38601 38602 38603 38604 38605 38606 38607 38608 38609 38610 38611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