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学者黄震说:“国之四民,士农工商,各有一业……同是国家一等齐民。”这一言论反映了当时 A.商品经济的发展 B.小农经济的衰退 C.抑商政策的废除 D.四民平等的实现
|
|
唐朝颜仁郁的《农家》诗写道:“夜半呼儿趁晓耕,羸牛无力渐艰行。时人不识农家苦,将谓田中谷自生。”这首诗反映出 A.小农经济的艰辛 B.工商业者的无知 C.男耕女织的特点 D.铁犁牛耕的出现
|
|
“当水流冲击下卧轮时,就带动上卧轮旋转……带动直木往复运动,使排扇一启一闭,进行鼓风。”这一冶铁工具出现于 A.西汉 B.东汉 C.曹魏 D.唐朝
|
|
“秦始皇统一天下,实行天下为郡、县的官僚化统治。于是,‘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材料认为郡县制的推行 A.实现了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B.体现了王权与神权的结合 C.消除了相权对皇权的威胁 D.打破了贵族对仕途的垄断
|
|
《左传》有云:“唯器与名,不可以假人”(意思是作为贵族,姓氏与祭祀礼器是不能够借给别人的)。与这种观念密切相关的制度是 A.宗法制 B.井田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
|
|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 “克己复礼为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动。”“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 ——《论语》 材料二 孔子在两晋时被奉为“先师”;南北朝时被称为“文圣尼父”;唐玄宗则将其追谥为“文宣王”;宋真宗封孔子为“至圣文宣王”;元成宗封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王”;清代孔子被称为“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 材料三 “不知自己过失是病痛”;“求知识是人类的本性”;“吾爱吾师,但更爱真理”;“谦谨是无耻与羞怯之间的中庸”。 ——亚里士多德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孔子的主要政治观点是什么?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历代封建统治者都尊崇孔子并不断抬高孔子地位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指出亚里士多德的人格品质。他在伦理学方面与孔子有何相似的观点?
|
|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1939年8月2日,著名核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向罗斯福总统建议,应抢在德国之前研制出原子弹。1941年12月6日,美国花费巨资,集中全世界最优秀的科学家,启动代号为“曼哈顿工程”的核武器研制计划,并在1945年7月15日成功研制出了原子弹。 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国先后在日本的广岛、长崎投下两枚原子弹,瞬间夺去了21万人的生命。核轰炸的消息传来,爱因斯坦痛心疾首地说:“当初致信罗斯福提议研制核武器,是我一生中最大的错误和遗憾。” 材料二 对于二战后期美国对日本使用原子弹,国际上一直是存在着两种看法:一种从战争本身角度出发,认同美国对日本使用原子弹;另外一种则是从道义角度出发,否定美国对日本使用原子弹。 请回答: (1)爱因斯坦向罗斯福提议研制原子弹的本意是什么?他又为什么感到是他一生“最大的错误和遗憾”? (2)你认为应该如何客观评价“美国对日本使用原子弹”?
|
|
近代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 《西方文明对中国的冲击及中国文明的嬗变》一文中说:“如果我们将中国传统文化比喻成一棵大树,洋务运动只不过剪断了一些枝叶,辛亥革命则相当于将这棵大树砍断了。但是树断了,树墩还在,一般的树只要树墩还在,还是可以萌发的”。 材料二 陈独秀在《旧思想与国体问题》一文中指出:“要帝制不再发生,民主共和可以安稳……非先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一一洗刷干净不可”。 (1)“大树砍断”的表现是什么?1912—1919年间,资产阶级革命派是如何继续与“树墩”上的“萌发”作斗争的? (2)指出陈独秀等为了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洗刷干净所进行的斗争。
|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 孝公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令民为什五,而相牧司连坐。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收为孥。燔诗书而明法令,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为田开阡陌封疆。 ——摘自《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 泰西近政论,皆言三权:有议政之官,有行政之官,有司法之官,三权立,然后事体备。以我朝论之,皇上则为元首,百体所从,军机号曰政府,出纳王命。 ——康有为《应诏统筹全局折》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述商鞅变法的历史意义,并概括其措施对后世产生的消极影响? (2)材料二中康有为的政治主张是什么?其理论依据是什么?
|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历史示意图能够简洁明了地再现历史知识。
图一 唐朝政府机构示意图
图二 美国联邦政府机构示意图 比较图一、图二,提取两项有关唐朝和美国政府机构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