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世纪和18世纪初,西方人了解中国的历史、艺术、哲学和政治后,完全入迷了”。然而,“18世纪末,欧洲人对中国的自然资源更感兴趣”。导致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中国自然资源的发现 B.中西交流的加强 C.工业革命的需求 D.世界市场的形成
|
|
史料是指可以据以为研究或讨论历史时的所依据的材料。一般将史料区分为第一手史料和第二手史料。前者是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发生当时所产生,可较直接作为历史根据的史料,后者是指经过后人运用一手史料所作的研究及诠释。《二十四史》是我国古代二十四部官修史书的总称,是研究中国古代历史的重要资料,下列史书中只有一部是完全意义上的通史,它是 A.《汉书》 B.《史记》 C.《三国志》 D.《左传》
|
|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建立有组织的传递信息系统的国家之一,周代即有“烽火戏诸侯”之说。唐代诗人杜甫曾写下“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著名诗句,可见古代书信通过邮驿传递是信息传递的重要手段之一,唐代管理这类工作的中央管理机构应是 A.中书省 B.尚书省 C.门下省 D.御史台
|
|
秦始皇(前259年农历十二月初三—前210年),嬴姓,赵氏,名政,又名赵正(政)、秦政,自称祖龙。秦庄襄王之子。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战略家、改革家,首位完成华夏大一统的铁腕政治人物,也是古今中外第一个称皇帝的君主。下列成语与秦始皇有关的是 A.指鹿为马 B.奇货可居 C.图穷匕见 D.纸上谈兵
|
|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动荡,分封制解体,周王室日益衰微。《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璀璨瑰宝,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赡,逻辑缜密严谨,是古代军事思想精华的集中体现,下列不属于《三十六计》的是 A.浑水摸鱼 B.反客为主 C.笑里藏刀 D.反戈一击
|
|
宗法制度是由氏族社会父系家长制演变而来,中华文化君、臣、父、子,看似经纬万端,其核心即是一个“德”字。古人用“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来劝谕人们要尊敬父母,这句话出自 A.《弟子规》 B.《三字经》 C.《千字文》 D.《百家姓》
|
|
辛亥革命深刻改变了中国。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年表1911年 1月中国首部专门刑法典颁布。 2月台湾发起首次断发大会。 3月上海商界成立武装商团。 4月广州起义,七十二烈士葬身黄花岗。 5月清廷成立皇族内阁。 6月四川成立保路同志会。 7月宋教仁在上海成立同盟会中国总会。 8月湖广当局下令查封,酿成《大江报》文字狱案。 10月武昌新军引发第一枪,辛亥革命爆发。 11月清廷宣布解散皇族内阁,任命袁世凯为总理内阁大臣。 12月孙中山归国,经十七省代表选举为临时大总统。 ——张鸣:《辛亥:摇晃的中国》 材料二 1942年,毛泽东在关于《如何研究中共党史》的讲话中指出:“我们研究党史,只从1921年起还不能完全说明问题,……从辛亥革命说起差不多”。一些学者据此认为辛亥革命是中国共产党诞生的一个内在生长点。 材料三 1956年,毛泽东在纪念孙中山诞辰90周年时说:“现代中国人,除了一小撮反动分子以外,都是孙先生革命事业的继承者。我们完成了孙先生没有完成的民主革命,并且把这个革命发展为社会主义革命。”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简述辛亥革命爆发的社会政治背景。 (2)你怎样理解“辛亥革命是中国共产党诞生的一个内在生长点”? (3)孙中山先生民主革命的奋斗目标是什么?
|
|
政治文明的演进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政制)达臻“文明”一途,实应归功于西周的创制。……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因此古贤多称周秦之间为“天下一大变局”。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材料二 寓封建(注:即分封)之意于郡县之中,而天下治矣。……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今之君人者,尽四海之内为我郡县犹不足也,人人而疑之,事事而制之。……有司之官……无肯为其民兴一日之利者,民乌得而不穷,国乌得而不弱? ——顾炎武《顾亭林诗文集》 材料三 ……直至近百年来,才发生新的变化。……皇帝和贵族的专制政权是被推翻了,代之而起的先是地主阶级的军阀官僚的统治,接着是地主阶级和大资产阶级联盟的专政……伟大的近代和现代的中国革命,是在这些基本矛盾的基础之上发生和发展起来的。 ——毛泽东《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1939)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周和秦朝的主要政治制度。分析说明周秦政治制度的主要差别。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二中“其专在下”、“其专在上”各指什么。材料中顾炎武提出了怎样的思想主张,并予以简要评价。 (3)材料三中“新的变化”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近代以来中国社会政治变革的历史趋势。
|
|
下列图片中能够反映我国积极参与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活动的是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③④ D.①③④
|
|
据《新快报》报道,20世纪70年代中期,日本出现了一个“大熊猫、你好、茅台酒”的热潮。在这一热潮中,横滨的中华街涌来了很多中外顾客。引发这一“中国热”现象的直接原因可能是 A.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B.中美关系的改善 C.中日邦交正常化 D.美国与日本关系日益密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