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梭伦主宰政事之后通过禁止借贷以人身为担保使平民获得了自由,既在当时也延续至将来,他还制定了法律,取消了一应私人与公众的债务,这一举措被称为“卸担”,意即卸去人们身上沉重的负担。 ——亚里士多德《雅典政制》 材料三 除将军可无限期连选连任,五百人议事会议员可连任二年外,所有公职任期都在一年以内,不得连任。有的公职甚至一人一生中只能担任一次。通过这些措施,每个公民都能够经常参加公民大会和陪审法庭,都有平等的机会担任公职。政治生活成了公民生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1)材料一中图一、二体现了哪两种政治制度?分别反映了什么文明形态? (2)结合所学知识及材料二,梭伦为什么要“卸担”?又是如何“卸担”的?产生了怎样的深远影响? (3)根据材料三,指出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和局限。分析雅典民主政治产生的历史影响。
|
|
中国的政治制度随着时代发展,历经变化。 材料一 华夏国家是依靠封建制(封邦建国,下同)而形成的国家形态。……但是,随着封建制赖以存在的宗法制日渐败坏的时候,再依靠封建制重建国家的企图,就难以实现了。……随着世代的交替,亲族间维持忠诚的纽带日益松弛,诸侯与周室之间的距离越拉越大,……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中国必须再一次重新寻找制度建构的理路,重新踏上制度建构的征程,这就是从华夏国家到官僚制国家的嬗变。 ——刘建军编著《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十六讲》 材料二 中国古代行政权力的运行机制以君主权力独占基础上的分权辅政为基本特征。君主集权于上、行政体制分权于下的权力制衡体制,①或是实行集体宰相制度,②或是在正式行政体制之外另设机构,以达到分权的目的。 ——摘编自赵沛主编《中国古代行政制度》 (1)依据材料分析春秋时期政治制度变革的趋势及其原因。依据战国时期的历史,说明“制度的重新建构”。 (2)依据材料,概括君主专制背景下分权辅政的两种模式。结合史实,说明材料中两种模式
|
|
著名历史学家瑟诺博斯曾写进:“宪法曾赋予共和国总统以任命阁员之权,但没有决定在任何限度以内他可以真正使用这种权力。……宪法中,虽规定有内阁,但内阁如何运用,内阁总理地位如何,则都靠习惯的发展。……几个政党联合轮流执政使这样一个七拼八凑的宪法不符合任何政党的理想。”下列不符合作者对该宪法评论的是 A.宪法的产生适应了社会需求,实现了各利益集团的权力平衡 B.内容不全面造成的缺陷为当政者提供了很大解释空间 C.内阁对国家元首负责 D.议会有一定制约总统的权力
|
|
“德意志帝国与其说是建立在铁和血之上,不如说是建立在煤和铁之上。”与上述观点最贴切的研究主题是 A.统一战争的胜利依赖于工业发展 B.王朝战争伴随资源掠夺 C.武力统一的传统埋下了大战隐患 D.德意志现代化蹒跚之路
|
|
1895年,一位中国外交官对当时四个欧美国家的政体分别作了如下评述,“举国听于议院,势太偏重”、“君主能以事下会议而不能独断”、“议院主议法,政府主行法,察院主断法”、“上议院主用世爵,参以选举,君权仍重”,他所评述的国家依次是 A.英、法、美、德 B.法、英、美、德 C.英、德、美、法 D.法、德、美、英
|
|
胡德平在读托克维尔的《旧制度与大革命》时谈道:“只有行政是可以真正集权的,因为处理政务要讲效率,就像是军事长官要处理军事问题那样。但政府的权限必须明确,法律未授权的领域,绝对不能进入。”胡德平认为行政集权必须 A.使行政权集中行使 B.少数服从多数 C.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D.依宪法行政
|
|
英国与德意志帝国都实行君主立宪制民主政治,它们的相同点有 ①国王或皇帝是世袭②国王或皇帝是国家元首 ③首相或宰相由议会选举产生④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
|
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以后,有人认为,英国国王从此开始被套上“紧箍”。《1787年宪法》规定总统当选后应宣誓或誓愿如下:“我郑重宣誓(或矢言)我必须忠诚地执行合众国总统的职务,并尽我最大的能力,维持、保护和捍卫合众国宪法。”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权利法案》颁布后,英国国王开始逐渐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B.美国总统对宪法负责,国会和联邦法院对总统负责 C.英美两国的政体都是通过颁布宪法来确定的 D.美国联邦共和制比英国君主立宪制更为优越
|
|
下表据马啸原《西方政治制度史》编制。据该表分析英国议会制度改革的主要特点是
A.社会阶级结构的变化 B.民主进程呈现渐进性 C.实现了选举权利平等 D.政治经济发展的结果
|
|||||||||||||||||
所谓代议制。即公民通过选举代表组成代表机关,间接参加议政,讨论决定国家大事,行使国家权力的一种民主制度和组织形式。西方代议制的产生 A.沿袭古希腊民主政治制度 B.反映国家事务日益复杂化的客观要求 C.从体制上对君主制加以否定 D.主要为了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政治诉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