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学者和田清认为中国官制的一个特色是“波纹式的循环发生”,即“天子个人左右的微臣逐渐获得权力,压倒了政府的大臣,终于取而代之。但取代之后,其中又别有私臣变成实权者,再来取代现有的政府大臣。如此后浪推前浪式的往复不已。”以下官职的设置符合这一特色的是 A.秦朝的三公九卿 B.汉朝的“中朝” C.隋唐的三省六部 D.宋朝的枢密院
|
|
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记载夏商周时写道:“七月流火,农夫之辞也;三星在户,妇人之语也;月离于毕,戍卒之作也;龙尾伏辰,儿童之谣也。”材料反映夏商周时期 A.人们熟知人事与天象息息相关 B.统治者借神权以加强王权 C.人们认为有超人间的鬼神世界 D.社会各阶层普遍注意天象
|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对于许多未经过帝王之治的青年,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是常被低估的,这并不足怪,因为他们没有看到推翻几千年来因袭下来的专制政体是多么不易的一件事。 ” 材料二 江泽民在中共“十五大”的报告中指出:辛亥革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为中国革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使反动统治秩序再也无法稳定下来。 材料三 皇帝,该算是至高无上、神圣不可侵犯的了。如今都可以被打倒,那么,还有什么陈腐的东西不可以怀疑、不可以打破?思想的闸门一经打开,这股思想解放的洪流就奔腾向前,不可阻挡了。尽管辛亥革命后,一时看来政治形势还十分险恶,但人们又大胆地寻求新的救中国的出路了,再加上十月革命炮声一响和中国工人阶级力量的发展,不久便迎来了五四运动,开始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没有辛亥革命,就没有五四运动。 材料四 胡绳在《中国共产党七十年》中指出:中华民国的成立并没有给人们带来预期的民族独立和社会进步。 根据材料,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为推翻专制政体所进行的艰苦的革命斗争的事例。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材料二说“辛亥革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3)依据材料三分析说明,为什么说“没有辛亥革命,就没有五四运动”? (4)材料四与材料二的评价是否矛盾?你如何理解材料四对中华民国成立的评价?
|
|
抗战题材电视剧《滇西1944》再现了当年中国远征军在滇西大会战中英勇杀敌的壮烈场面。下列关于中国远征军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他们开辟了中国军队在国外抗日的新战场 B.他们的主要任务是确保滇缅公路的通畅 C.他们曾在缅甸救出被困英军7000多人 D.他们抗击了半数以上的侵华日军,为抗战胜利作出巨大贡献
|
|
胡锦涛指出:“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队,分别担负着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作战任务,形成了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略态势。”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肯定了国民党军队的抗战 B.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互相配合 C.抗日军队由国共两党共同领导 D.国共两党是中国抗战的主要力量
|
|
某年9月6日重庆《大公报》社评:“自上月20日以来,我军在北方发动了大规模的运动战。平汉、正太、同蒲三路同时发动反攻,铁路到处被破坏,冀晋豫三省同时报捷。斩获既多,并克复了重要据点。”据此推断该战事应是 A.百团大战 B.平型关战役 C.太原会战 D.台儿庄战役
|
|
日本编写的《新历史教科书》称:“日本希望和平解决中日间战争,从1938年到1941年间多次通过各种渠道向中方提出和平方案,但都没有成功。”其实,日本当时提出“和平方案”真正原因是 A.日本对中国华北、华东等地的进攻被击退,损失惨重 B.相持阶段日本希望与中国和平谈判,“化干戈为玉帛” C.日本速决战破产,中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D.中国开辟了国外战场,与盟军联合打击日军,日军被迫提出议和
|
|
1940年11月9日朱德、彭德怀等复何应钦电文:国内一部分人士正大策动所谓新的反共高潮,……欲以所谓中日联合“剿共”结束抗战局面。……兹奉电示,限期北移。德等再三考虑,认为执行命令与俯顺舆情,仍请中央兼筹并顾。对于江南正规部队,德等正拟苦心说服,劝其顾全大局,遵令北移。此段材料说明中共作此决策是由于 A.阶级矛盾已上升为主要矛盾 B.中日民族矛盾仍是主要矛盾 C.日本灭亡中国的计划破产 D.蒋介石集团把政策重心由对外转向对内
|
|
1937年2月,中国共产点致电国民党,提出了“召集各党、各派、各界、各军的代表会议,集中全国人才,共同救国。”“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政府改名为中华民国特区政府,红军改名为国民革命军,接受南京中央政府与军事委员会之指导”等主张。这表明: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B.中国共产党将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权交给了国民党 C.中国共产党积极推动国共两党的第二次合作 D.中国共产党内出现了右倾投降主义错误倾向
|
|
1930年6月,中共中央制定了以夺取武汉为中心的全国中心城市起义及红军攻打中心城市的计划,并发出了“会师武汉,饮马长江”的号召。这属于 A.符合国情的革命计划 B.目光短浅的右倾思想 C.脱离国情的盲目行动 D.摸着石头过河的谨慎策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