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题

“耕豪民之田,见税什伍”反映的生产关系是(      )

A. 租佃关系           B. 自给自足

C. 互助关系           D. 雇佣关系

 

2006年,中国农民依法彻底告别皇粮国税。从历史上征收农业税至今,中国农民缴纳农业税这一皇粮国税已经延续了(     )

A.近一千年           B.一千五百多年

C.近二千年          D.二千多年

 

下列引文能够反映井田制实质的是(     )

A. “大道既隐,天下为家”

B.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C. “富者连田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

D. “更名天下田为王田”

 

“……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当具。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者、鬻子孙以偿责(债)者。”材料主要反映了小农经济的哪一特点(    )

A.男耕女织          B.自给自足

C.脆弱性            D.连续性

 

我国古代的一些著作中多有关于农业的叙述,如《荀子·王制》:“凡农之道,厚(候)之为宝”。《农书·粪田之宜》:“用粪犹用药也”。《吕氏春秋·上农》:“时至而作,竭时而止”。《齐民要术》:“麦黄种麻,麻黄种麦”。以上四则材料均反映了(    )

A.中国古代农业根据节气来安排农业生产

B中国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

C.中国古代农业发展尊重自然规律

D.中国古代农业注重因地制宜

 

司马迁在《史记·河渠书》记载:“蜀守冰凿离碓,辟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之中。此渠皆可行舟,有余则用溉浸,百姓飨其利。”上述材料描述的水利工程是(    )

A.郑国渠        B.都江堰

C.漕渠         D.白渠

 

中华人民共和国六十多年的外交历程,就是冲破各种阻力走向世界,也各种不同类型国家逐步建立友好合作关系的历史。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形成了1949年、1972年和1992年三次与外国建交的高峰。(见下图)。满分5 manfen5.com

材料二自1963年至1969年,日本贸促团体在中国举办了三次工业展览会。……中国贸促会先后在东京和大阪、名古屋和北九洲,举办了两次综合性的经济建设成就展览会。……互办展览会对于增进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起了巨大的作用。……这么多人的互相参观,实际上是一个友好大交流,而且是遍布在各阶层的群众性交流。

——林连德《当代中日贸易关系史》

材料三日本方面痛感日本国过去由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的重大损害的责任,表示深刻的反省。日本方面重申站在充分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提出的“复交三原则”的立场上,谋求实现日中邦交正常化这一见解。中国方面对此表示欢迎。……自本声明公布之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日本国之间迄今为止的不正常状态宣布结束。

——1972年中日联合声明

材料四可以将上合组织看作是除当代世界秩序之外的另一种温和的选择,仍可以享受全球化带来的一切好处……上合组织现有的和将来的成员都是这样来理解该组织的原则。因此上合组织对于印度和巴基斯坦这些截然不同国家都具有如此大的吸引力。

——帕维尔·布尔米斯特罗夫《欧亚巨人》

(1)根据材料一,请从中任选一次,指出促成该次建交高峰的国内外因素。

(注:本题要求只选三次建交高峰中的一次,若选答多项,只评阅所答第一项。)

(2)材料三的“不正常状态”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依据材料一、二,概括促成中日两国结束“不正常状态”的因素。

(3)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四中“另一种温和的选择”是什么?指出该组织对于印度和巴基斯坦等不同类型的国家有何吸引力?

 

不同时期的历史教育反映出不同的时代特征与历史观念。阅读下表中的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中国近代以来中学历史课程教学大纲(课程标准)的基本内容:

材料序号

名称

颁行时间

基本内容(摘要整理)

材料1

《奏定中学

堂章程》

1903年

国史“当专举历代帝王之大事、陈述本朝列圣之善政德泽、暨中国百年以内之大事,次则讲古今忠良贤哲之事迹”。外国史当“示以今日西方东侵危局”,“注意发明实事之关系,辨文化之由来,使得省悟强弱兴亡之故,以振发国民之志气”。

材料2

《中学校课

程标准》

1913年

侧重“民族之进化、社会之变迁、邦国之盛衰,尤宜注意于政体之沿革,与民国建立之本”,“本国历史授以历代政治文化递演之现象与重要事迹”。

材料3

《高级中学世

界近现代史教学大纲(草案)》

1956年

“学生认识资本主义必然死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发展规律”。“向共产主义迈进的苏联是人类解放道路上的灯塔”。“美国是战后世界上新的反动的侵略的中心”。

材料4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

2003年

“学习从历史的角度去了解和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而关注中华民族以及全人类的历史命运”。“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区、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

(1)根据材料1,概括当时国史教学的核心宗旨。归纳当时外国史教学中注重培养什么意识,结合背景说明当时强调培养这种意识的主要原因。

(2)材料2特别注重对“政体之沿革”与“民国建立之本”的学习,其教育意义何在?结合史实分析这种教育对历史发展的潜在影响。

(3)材料3与材料4在世界史教学的目标上有何差异?结合中国当时的外部环境分析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中华民国以参议、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行政权,…… 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时,得以总员五分之四以上之出席,出席员四分之三以上之可决弹劾之。

材料二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材料三   人大:第一、二、三、四、五届召开的时间分别是1954年、1959年、1964年、1975年、1978年。1978年起每五年一届,至现在已召开第十一届。政协:第一、二、三、四、五届召开的时间分别是1949年、1954年、1959年、1964年、1978年。1978年起每五年一届,至现在已召开第十一届。

——根据中国网资料整理

材料四  自改革开放以来,全国人大于1982年全面修改了宪法,以后又通过四个宪法修正案。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了200多件现行有效的法律。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了7500多件现行有效的地方性法规,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600多件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中国民主政治建设》

(1)材料一、二反映了中国政治体制是什么?简要说明主要原因及社会影响。

(2)根据材料三、四,概括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民主法制建设的主要成就,并指出该时期我国民主政治发展的趋势。

 

亚里士多德说:“不能认为每一位公民属于自己,而要认为所有公民都属于城邦。”他所要表达的意思主要是希腊公民

A.自私性           B.集体性

C.私有化           D.至高无上的特点

 

共684639条记录 当前(49833/68464) 首页 上一页 49828 49829 49830 49831 49832 49833 49834 49835 49836 49837 49838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