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题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说,贤人统治国家,武士保卫国家,农民和手工业者负责生产。与这一思想一致的为(          

A.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B.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C.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   D.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古希腊诗人西摩尼得斯的《德行》诗:“有个故事说,德行/住在难攀登的高山/由纯洁女神们掩护/凡人眼睛看不见/除非从心底流出血汗/求知,智慧,向善/才能登上这人性之巅。”下列人物的思想与诗句最为契合的是(  )

A.普罗泰格拉    B.苏格拉底    

C.梭伦           D.彼特拉克

 

“一种使人乐意的,无政府状态的,花哨的管理形式,在这种制度下不加区别地把一切平等给予一切人,不管他们是不是平等者。”最早为这种体制的存在构建了理论基础的是(       

A.智者学派             B.苏格拉底   

C.亚里士多德          D.卢梭

 

下列关于李贽思想与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都具有思想启蒙意义       B.都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

C.都宣扬了个性自由和解放    D.都体现了新兴资产阶级的要求

 

明末清初,出现了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三大进步思想家。其思想与传统儒家思想的关系是(    )

A.是对传统儒家思想的一种彻底否定    B.完全拘泥于传统儒学的藩篱

C.是对传统儒家思想的批判继承        D.从根本上动摇了儒学思想的主导地位

 

明末清初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等人对君主专制的批判反映出(      )

①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腐朽    

②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对国家和民族的责任感

③商品经济的发展              

④儒学的正统地位从根本上被动摇

A.①②③    B.①②    C.①③    D.②③④

 

明朝后期的李贽被称为“离经叛道”的思想家。对这里“离经叛道”的准确理解应该是

A.彻底否定孔孟之道   B.倡导君民共主

C.大力批判道家学说   D.挑战正统儒学权威

 

王阳明在一首《示诸生诗》中说:“尔身各各自天真,不用求人更问人。但致良知成德业,漫从故纸费精神。”这说明他主张(       

A. 通过学习古代典籍以增长知识     B.要向外部世界探寻真知识

C.人的是非善恶来自固有的本性     D.探求知识要敢于向人求问

 

冯友兰在《中国哲学简史》中称朱熹是“新儒家”的代表。这个“新”在思想上具体表现在(   

A.“天人感应”和“大一统”      B.“水能载舟也能覆舟”

C.“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D.把天理与人性有机结合,“存天理,灭人欲”

 

朱熹说:“若是饥而欲食,渴而欲饮,则此欲亦岂能无?”“同是事,是者便是天理,非者便是人欲。如视听言动,人所同也。非礼勿视听言动,便是天理;非礼而视听言动,便是人欲。”在材料中,朱熹所说的是      

A.心即理  

B.“私欲”与人的正当欲望是同一概念

C.“私欲”是指那些超出了正当要求以及违反了社会规范的欲望   

D.一概反对人的欲望

 

共684639条记录 当前(55683/68464) 首页 上一页 55678 55679 55680 55681 55682 55683 55684 55685 55686 55687 55688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