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题

“惩办伤害诸国国家及人民之首祸诸臣”。“将上年夏间凶惨案内所有承认获咎之各外省官员,分别惩办”。“上谕将诸国人民遇害被虐之城镇停止文武各等考试五年”。这些无理要求出自不平等条约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利玛窦中国札记》中说:虽然我们已经说过中国的政府形式是君主制,但它在一定程度上是贵族政体,……如果没有与大臣磋商或考虑他们的意见,皇帝本人对国家大事就不能做出最后的决定。……所有的文件都必须由大臣审阅呈交皇帝。利玛窦认为中国明朝时

A.君主制不是中国政府的主要形式

B.皇权在一定程度上受制于内阁

C.君主与内阁大臣拥有同等决策权

D.政体形式为责任内阁制

 

宋朝有一条规矩,“官员不入酒肆”,一旦发现官员在酒店吃喝,不管公款私款,即刻遭到御史弹劾,重则罢官免职,轻则纪律处分。另一条老规矩是,王公贵族“不得取食味于四方”,即不得向各地索要特产和美味佳肴。这些规矩产生的积极作用是

A.遏止了官吏横征暴敛         B.形成严密的反腐机制

C.君主有效控制了臣属         D.便于约束权力的滥用

 

下列属于用分割相权的手段加强皇权的措施是

①唐朝推行三省六部制    ②宋朝设置三司使   ③明朝设置殿阁大学士   ④清朝设置军机处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至秦,人主自亲事以操制臣下”,在中央专门设立御史大夫

A.总领百官,监督军旅        B.典正法度,以正纲纪

C.检查户口,征收租赋        D.提督学政,表彰善类

 

王氏祠规称:“家之有规,犹国之有典也,国有典,则赏罚以饬臣民,家有规,寓劝惩以训子弟。其事殊,其理一也。”上述祠规主要说明

A.家规对宗族发展至关重要         B.祠堂文化大为盛行

C.宗法制影响深远                 D.家规与国典形似神异

 

(27分)为实现中国梦,近现代中国人民不断探索,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二、建设之首要在民生。故对于全国人民之食、衣、住、行四大需要,政府当与人民协力,共谋农业之发展,以足民食;共谋织造之发展,以裕民衣;建筑大计划之各式屋舍,以乐民居;修治道路、运河,以利民行。

三、其次为民权。对于人民之政治知识、能力,政府当训导之,以行使其选举权,行使其罢官权,行使其创制权。

四、其三为民族。故对于国内之弱小民族,政府当扶植之,使之能自决自治;对于国外之侵略强权,政府当抵御之。并同时修改各国条约, 恢复我国际平等,国家独立。—— 孙中山《建国大纲》

材料二  我们是一个六亿人口的大国,要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要实现农业的社会主义化、机械化,要建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大概经过五十年即十个五年计划,就差不多了,就象个样子了,就同现在大不一样了。

——毛泽东《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

材料二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一定能实现,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一定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一定能实现。

——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上的讲话(摘录)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二分别概括近代、现代“中国梦”的内容。(4分)

材料三  “中体西用”论……是相当保守的,是不伦不类的。但是……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提出了一个改革派和保守派都能大体接受的“说法”。

——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一世界与中国现代化进程》

“中体西用”后来久被指为包庇封建,其实,那个时候的中国,天下滔滔,多的是泥古而顽梗的士人,在封建主义充斥的天地里,欲破启锢闭,引入若干资本主义文化,除了“中体西用”还不可能提出另一种更好的宗旨。如果没有“中体”作为前提,“西用”无所依托,它在中国是进不了门,落不了户的。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2)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中体西用”论被“改革派和保守派都能大体接受”的原因。从现代化角度分析“中体西用”论对社会实践的影响。(8分)

(3)概括材料三陈旭麓是如何评价“中体西用”的,指出这一评价遵循的原则是什么?(5分)

材料四  “形式主义地吸收外国的东西,在中国过去是吃过大亏的。中国共产主义者对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应用也是这样,必须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完全地恰当地统一起来。”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4)结合20世纪20年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史实,说明材料四的观点。(4分)

材料五 毛泽东指出:“没有独立、自由、民主和统一,不可能建设真正大规模的工业,没有工业,便没有巩固的国防,便没有人民的福利,便没有国家的富强。”

(5)中国共产党自诞生日起,便“勇敢担当起带领中国人民创造幸福生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概括中国共产党为实现民族复兴所作的贡献。(6分)

 

(25分)加强民主法制建设是当今各国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阅读下列相关材料:

材料一  “罗马的法律贤明地把国家的权力分配给许多高级官吏,这些官吏之间起支持、制止和限制的作用”;在制度构建上,“罗马的政府是十分完善的,因为自从它产生以来,它的制度就足以使或是人民的精神,或是元老院的力量,或是某些高级官吏的威望永远能够制裁任何滥用权力的事件”;“罗马共和国还设立了监察制度,监察官每年都要检查一个共和国当时实际情况,这样就把人民分配到不同的特里布(部落,古罗马的行政单位)里面去,以便使保民官和野心家不能操纵选举,使甚至人民自己也不能滥用自己的权力”。

——孟德斯鸠《罗马盛衰原因论》

(1)材料一中孟德斯鸠认为罗马法之所以促使罗马兴盛的原因是什么?(2分)由此推断,孟德斯鸠认为罗马衰败的原因是什么?(2分)

材料二  18世纪80年代的美国在政治上是特别得天独厚的:那里既有继承自英国的自由主义传统,又有从法国启蒙运动中吸收了许多英国所没有的有关现代民主政治的重要理念——在后一方面,美国人在殖民地时代和宗主国之间的矛盾显然起过重大作用,它为美国在现代民主创制试验方面实现对英国的重大超越提供了可能。

——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2)据材料二,分析美国在现代民主创制试验方面能够超越英国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材料一中的“重要理念”。(6分)

材料三  朱元璋对其孙子朱允炆说:“吾治乱世,刑不得不重。汝治平世,刑自当轻,所谓刑罚世轻世重也。”           ——《明史》

(3)材料三法治思想的核心是什么? (2分)

材料四 “民国主权属于国民之全体”,“盖国民为一国之主,为统治权之所出”,“一国之政事,悉以宪法行之”。

——《孙中山全集》

(4)材料四与材料三相比,反映出来的法治观念有何不同? (2分)结合所学知识,举出近代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以法制取代专制实践的一例。(2分)

材料五 提出“软实力”概念的著名学者约瑟夫·奈这样评价:“中国的经济增长不仅使发展中国家获益巨大,中国的特殊发展模式包括特殊的民主方式也被一些发达国家称为可效仿的榜样。”有学者也感慨:“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恰恰是没有采用西方民主模式才取得的”。

——《人民日报·新中国60年光辉历程启示之四》

(5)根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特殊的民主方式”框架的内容。(6分)

(6)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政治现代化模式的看法。(3分)

 

下面是1988年和1993年美国《纽约时报》公布的“自由世界”(资本主义国家)和“西方”(英、法、美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两个词语使用的次数变化示意图。该变化反映了

满分5 manfen5.com

A.美国报界经常变换用语          B.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

C.美苏两国矛盾得到缓和          D.第三世界力量的兴起

 

美国约翰·w·梅森在《冷战》一书中指出,如果把冷战时期重新定义为“长时期的和平”倒是颇为令人耳目一新的。文中作者对冷战重新定义的主要依据是

A.美国的马歇尔计划推动了欧洲重建

B.冷战期间各国并无直接武装冲突

C.美苏两国在国家利益上没有冲突

D.不诉诸武力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

 

共684639条记录 当前(55696/68464) 首页 上一页 55691 55692 55693 55694 55695 55696 55697 55698 55699 55700 55701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