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题

某位古希腊哲学家首次让哲学“成为探究生活和道德、善与恶所必需”的学问,这位哲学家是

A.普罗泰戈拉      B.苏格拉底     C.柏拉图     D.亚里斯多德

 

2010年10月16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上,京剧以全票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下列关于京剧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由徽剧与汉剧互相融合而形成的剧种      

②集中体现了中国戏曲的精华

③角色分为生、旦、净、丑四大行           

④正式形成于19世纪中期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中国古代文学艺术异彩纷呈,绚丽多姿,以其独特的意蕴与风格,成为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瑰宝。下列相关表述正确的是

①隶书把书法的写意性发挥到极致,最能表现和抒发情感

②“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是传统文人画的特点

③“同光十三绝”是当时京剧艺术各行当的代表人物

④楚辞奠定了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基础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舞”字的原始文字像一个人手执牛尾跳舞的样子,后来加上“舛”(双脚形),强调双脚配合双手和乐曲有节奏地跳跃。这说明汉字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A.演变总趋势是由简到繁            

B.以图画文字为基础逐步演变发展

C.都是由象形文字构成              

D.讲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

 

顾炎武说:“易号改姓,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保国者,其君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这一思想的深远影响在于

 A.揭露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实质   

B.指出了传统忠君保国思想的错误

 C.为推翻封建统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D.明确与强化了中国人的民族责任感

 

“真知与常知异。尝见一田夫,曾被虎伤,有人说虎伤人,众莫不惊,独田夫色动异于众。若虎能伤人,虽三尺童子莫不知之,然未尝真知。真知须如田夫乃是,故人知不善而犹为不善,是亦未尝真知,若真知,决不为矣。”这段话体现出的思想是

 A.格物致知        B.心即理也    C.发明本心     D.致良知

 

下列成为官定教科书和科举考试依据的理学著作是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北京颐和园内有许多含有“仁”和“德”两字的牌匾,还有以“仁”“德”命名的建筑物,如仁寿殿、德兴殿、德和园等。对上述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仁”“德”思想对中国古代社会生活的影响十分广泛

B.“仁”“德”思想是古代衡量统治者的重要道德准则

C.“仁”“德”思想是欺骗、愚弄人民的封建糟粕

D.古代统治者十分重视彰显儒家伦理道德的教育价值

 

以下是著名学者对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及其学说的评价,其中属于评价老子及其道家学说的是

A.崇功利,尚干涉,巩固君权,抑制民权。

B.人对自然只能任(顺从)和法(效法),不能违背它。

C.同情公室,反对私门,一味开倒车。

D.其思想深信政府万能,而不承认人类个性神圣。

 

儒家思想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儒家学说里包含着朴素的民本思想,如“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和“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亦覆舟”等著名的观点,这两段话是哪两位思想家最早提出的?(2分)

(2)自孔子创立儒家学派以来,直到西汉武帝统治时期才确立其正统地位。当时,董仲舒提出了什么建议?(1分)这个建议为什么被汉武帝采纳?(2分)最终动摇封建儒家思想统治地位的历史事件是什么?(1分)

(3)宋明时期儒学有了怎样的新发展?(1分)其核心思想是什么?(1分)

(4)明末清初出现了三位思想家,他们在政治上的共同主张是什么?(2分)

 

共684639条记录 当前(63298/68464) 首页 上一页 63293 63294 63295 63296 63297 63298 63299 63300 63301 63302 63303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