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生物试题

雄性东亚飞蝗体细胞中有23条染色体,均为端着丝粒,其性染色体组成为X0型。 雌性蝗虫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X型。下图是精巢不同区域细胞分裂中期的图像,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图1细胞中的染色体上能发生DNA的复制和转录

B. 图1细胞中的染色体数和核DNA数与图2细胞中不相同

C. 图2细胞分裂后产生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后发育的子代均为雌性

D. 图2细胞中共有_11个四分体,且呈现交叉互换现象

 

下列实验中,有关操作时间的长短对实验现象或结果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在“质壁分离与复原”的实验中,第二次与第三次观察间隔时间的长短对实验现象的影响相同

B. 在“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解离时间的长短对实验现象的影响相同

C. 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保温时间过长或过短时上清液检测结果相同

D. 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时,两次捕获间隔时间的长短对调查结果的影响相同

 

磷酸肌酸主要储存于动物和人的肌细胞中,是一种高能磷酸化合物.ATP和磷酸肌酸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磷酸肌酸(C〜P)+ADP═ATP+肌酸(C)

A. 磷酸肌酸是能量的一种储存形式,是细胞内的直接能源物质

B. 磷酸肌酸和肌酸的相互转化与ATP和ADP的相互转化相偶联

C. 肌肉收缩时,在磷酸肌酸的作用下使ATP的含量保持相对稳定

D. 据ATP的结构推测生物体内还存在着其他高能磷酸化合物,如GTP、CTP等

 

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由纤维素组成的细胞骨架与细胞形态的维持有关

B. 植物细胞的胞间连丝具有物质运输和信息交流的作用

C. 哺乳动物精子中的线粒体聚集在头部,利于游动

D. 兴奋的传导过程不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如图是一个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示意图,据图回答:

(1)此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_____________期。

(2)该细胞此时有染色体___________条。

(3)此细胞分裂结束以后,子细胞内的染色体有_________条。

(4)①和⑤两条染色体是经过__________________形成的。

(5)此时期继续发展,将在_________位置出现 _______,逐渐扩展形成______________,最终分裂为两个子细胞。此过程与何种细胞器密切相关______________

 

下图表示绿色植物在水分充足的条件下,光合作用的速度与环境因素的关系。请仔细分析图中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一中曲线可知影响光合作用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你对图一中曲线的分析,你认为光合作用强度与温度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认为在温度为40℃,光照强度为c时,限制光合作用进行的外界因素可能是__________

(4)在光照强度为c、温度为20℃时,限制光合作用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如果大棚栽培蔬菜,此时应采取什么措施有利于蔬菜的生长?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

(5)图二中光合作用强度第一次下降的时间区间段为__________,其原因是由于植物叶片气孔关闭导致__________

(6)图二中光合作用强度第二次下降的时间段14—18时.其原因是___________

 

下图表示生物体新陈代谢的部分内容,据图回答。

(1)写出图中B表示的生理过程的名称: _____   。

(2)硝化细菌、蓝藻合成有机物的方式分别是______________ 。(填字母)

(3)硝化细菌、酵母菌分解有机物获得能量的方式分别是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利用新鲜的菠菜叶片进行“叶绿体色素提取和分离”实验,请回答:

(1)为了防止色素在研磨中被破坏,需要向研钵中加入少许________

(2)某同学在加入无水乙醇时,错加了蒸馏水,得到的溶液颜色将会是_______ ,原因是_________

(3)为了得到清晰的色素带,滤液细线画得要_________,还要重复一两次。

(4)如果正确操作,色素会在滤纸上扩散而分离。最后,滤纸条上会出现四条色素带,其中呈黄绿色的色素带为_____________

 

下图是光合作用过程的图解,请回答下列问题。

(1)植树造林是缓解温室效应的重要措施之一,这是因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_____

(3)请把上述光合作用过程用总反应式来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图表示的是在最适温度下,反应物浓度对酶所催化的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请解释在A、B、C三点时该化学反应的状况。

A:随着反应底物浓度的增加,反应速率________________

B:反应速率在此时达_________________

C:反应速率不再随着________________的增加而升高,维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

(2)如果在A点时将温度升高10℃,曲线会发生什么变化_________?原因:图中原曲线表示在____________下催化速率随底物浓度的变化,温度高于或低于最适温度,反应速率都会变_________

(3)如果在B点时往反应混合物中加入少量同样的酶,曲线会发生什么变化_________?该曲线表明,B点的反应底物的浓度足够大,是________限制了反应速率的提高,这时加入少量的酶,会使反应速率__________

 

共629798条记录 当前(28335/62980) 首页 上一页 28330 28331 28332 28333 28334 28335 28336 28337 28338 28339 28340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