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生物试题

如图的四个部分Ⅰ~Ⅳ是四种类型细胞的部分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属于低等植物细胞的是_______填编号,这是因为其含有[   ]_______和[   ]________。

2对真核生物,细胞核中行使遗传功能的主要起作用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图中Ⅱ表示根尖分生区细胞,则该图像中应该去掉的结构有________填符号

4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

5四种类型细胞中,与其他结构明显不同的是__________填编号

6显微镜观察②时,要用____________染液,可以将其染成_________色。

 

一紫色洋葱鳞片叶为材料进行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原生质层长度和细胞长度分别用XY表示(如图),在处理时间相同的前提下,正确的是

A. 同一细胞用不同浓度蔗糖镕液处理,XY值越小,失水越多,则紫色越浅

B. 不同细胞用相同浓度蔗糖溶液处理,XY值越小,失水越少,则越易复原

C. 同一细胞用不同浓度蔗糖溶液处理,XY值越大,则所用蔗糖溶液浓度越高

D. 不同细胞用相同浓度蔗糖溶液处理,XY值越大,则细胞的正常细胞液浓度越高

 

下图为模拟实验中平衡时的渗透装置,已知半透膜不能透过蔗糖和单体,漏斗的液面高度差为h,在此基础上继续进行系列实验,下列的分析与结果叙述正确的是

A. 吸出漏斗中高出烧杯液面的溶液,平衡时漏斗中的水分子数等于吸出前

B. 若向烧杯中加入适量清水,平衡时半透膜内外的渗透压相同

C. 若向漏斗中滴入微量的蔗糖酶溶液,平衡时液面差h将减小

D. 若向漏斗中适量滴入清水,平衡时液面差h将减小

 

A. 该实验可选取绿色植物成熟的叶肉细胞来进行

B. 适当增大B溶液的浓度,则曲线中a点下移

C. 610min两条曲线的差异仅是由于AB溶液的浓度不同

D. 10min时显微镜下观察两组细胞,均可观察到质壁分离现象

 

现有2个取自同一个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的大小相同、生理状态相似的成熟细胞,将它们分别浸没在甲、乙两种溶液中,测得液泡之间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 乙溶液的浓度比甲溶液大

B. 本实验若选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为材料,则现象更明显

C. 10min时,取出两个细胞并置于清水中,都能观察到质壁分离复原的现象

D. 2min时,甲、乙溶液中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均高于初始值

 

将蚕豆植物放在湿润的空气中,光照一段时间后,取蚕豆叶下表皮制作临时装片,先在清水中观察,然后用03g/mL蔗糖溶液取代清水,继续观察,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只有将保卫细胞置于03g/ml蔗糖溶液中时,才构成一个渗透系统

B. 刚从清水转入03g/ml蔗糖溶液中时,保卫细胞细胞液浓度将逐渐增加

C. 清水中保卫细胞发生渗透失水而导致气孔开放

D. 蔗糖分子扩散进入保卫细胞后,细胞渗透吸水导致气孔关闭

 

图甲是人的红细胞长时间处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中,红细胞的体积(V0)与初始体积之比的变化曲线;图乙是某植物细胞在一定浓度的NaCl溶液中细胞失水量的变化情况。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从图甲可见250 mmol•L-1NaCl溶液不影响人红细胞的代谢

B. 图乙中植物细胞体积的变化是先减小后增大,10分钟后细胞无生物活性

C. 图乙中a点细胞失水量最大,此时细胞吸水能力最小

D. 人的红细胞长时间处在300mmol•L-1NaCl溶液可能死亡

 

A. 右侧较高,两溶液等渗,即浓度相等

B. 右侧较高,且右侧为高渗,即浓度较高

C. 左侧较高,且右侧为低渗,即浓度较低

D. 两侧高度相等,且为等渗

 

同学为观察渗透现象,设计如下实验:在玻璃漏斗口处密封上一层猪的膀胱膜,往玻璃漏斗内注入清水,然后将其倒置浸在盛有10%Nacl溶液的烧杯中,反复观察该装置,看不到烧杯中的水向漏斗中渗透而是漏斗的液面升高的现象,应该如何改进该实验

A. 把猪的膀胱换成鸡的嗉囊

B. NaCL溶液放在漏斗里,清水放在烧杯里

C. NaCL溶液的浓度增至30%

D. 10%NaCL溶液换成10%的蔗糖溶液

 

A. 溶液Z的浓度最高

B. 溶液Y的浓度最低

C. 溶液Y中的溶质分子能够通过半透膜进入溶液X

D. 溶液Z中的溶质分子能够通过半透膜进入溶液X

 

共629798条记录 当前(29150/62980) 首页 上一页 29145 29146 29147 29148 29149 29150 29151 29152 29153 29154 29155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