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博拉出血热的病原体为埃博拉病毒,可通过接触传播,主要症状可表现为高热、头痛、呕吐、腹泻、体内外大出血等。下图是人体感染埃博拉病毒,机体清除病毒的过程,据图分析回答: (1)人感染埃博拉病毒后出现发热症状,原因之一是淋巴因子刺激了下丘脑中的 中枢,使有关腺体分泌的甲状腺激素等的量增加,从而使产热增加。 (2)B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在 的作用下,增殖、分化。消灭侵入宿主细胞中的埃博拉病毒,要依赖免疫系统产生 细胞使宿主细胞裂解死亡。当人出现焦虑、紧张情绪时,更易感病毒,其原因是 。 (3)综合以上信息可以看出, 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
|
对黄瓜植株不同着生位置的叶片的结构及光合作用进行研究,部分结果如下。 (1)若检测叶片光合作用淀粉的产生,为了便于观察,常需使用 对叶片进行脱色处理,然后使用 处理叶片。 (2)上位叶(着生于植株上部)的光合作用速率和CO2固定速率均明显高于下位叶(着生于植株基部)。其主要原因是,下位叶接受到的光照较弱,光反应产生的 较少,影响了暗反应中CO2的固定,三碳化合物的合成速率 。 (3)上位叶的光饱和点和光补偿点均明显高于下位叶。若右图中的曲线I表示上位叶在不同的光照强度下的光合速率(以吸收CO2的相对值表示),表示下位叶的光合速率的曲线最可能是 。
|
|
以下关于生物科学史的叙述中,描述正确的是 A.桑格和尼克森指出所有生物膜都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构成 B.欧文顿用丙酮从人的红细胞中提取脂质,在空气-水界面上铺成单分子层 C.切赫和奥特曼发现少数以核糖核苷酸为基本单位的物质也具有生物催化功能 D.德国的施莱登、施旺最初提出的细胞学说,认为所有细胞都是由老细胞分裂产生
|
|
研究显示“调节性T细胞”可抑制免疫反应,防止因免疫反应过度损伤自身组织器官。调节性T细胞的数量由Mcl-1蛋白和Bim蛋白两种功能相反的蛋白质决定(如图示)。若Mcl-1蛋白活性缺失,最可能引发下列哪种疾病 A.先天性胸腺发育不全 B.囊性纤维病 C.类风湿性关节炎 D.艾滋病
|
|
如图是反射弧结构模式图,a、b分别是神经纤维上的剌激位点,甲、乙是分别置于神经纤维B、D上的电位计。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兴奋时,A才会有神经递质的释放 B.刺激b点引起A的收缩,属于反射活动 C.图示反射弧不可表示寒冷引起骨骼肌战栗的神经调节过程 D.若刺激a点,甲有变化,乙无变化,则证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单向传导
|
|
下列有关染色体观察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观察到染色体易位 B.染色体需用碱性染料染色,染色质需用甲基绿染色 C.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需使用卡诺氏液固定细胞形态 D.在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变化的试验中,需使用酒精对解离后的根尖进行漂洗
|
|
某社区全部人口刚好男女各400人,居委会进行红绿色盲普查,发现女性中有10人患色盲,12名未生育女性是红绿色盲基因携带者,18名色觉正常妇女的儿子患色盲,男性中共有22人不能区分红色和绿色。那么,这个群体中红绿色盲的基因频率为 A.7.5% B.6% C.约 5.6% D.约 8.1%
|
|
小麦的粒色受不连锁的两对基因R1和r1、R2和r2控制。R1和R2决定红色,r1和r2决定白色,R对r不完全显性,并有累加效应,所以麦粒的颜色随R的增加而逐渐加深。将红粒(R1R1R2R2)与白粒(r1r1r2r2)杂交得F1,F1自交得F2,则F2的表现型有 A.4 种 B.5 种 C.9 种 D.10 种
|
|
人的X染色体和Y染色体大小、形态不完全相同,但存在着同源区(II)和非同源区(I、III)(如图所示)。由此可以推测 A.Ⅱ片段上有控制男性性别决定的基因 B.Ⅲ片段上某基因控制的遗传病,患者全为女性 C.Ⅱ片段上某基因控制的遗传病,患病率与性别有关 D.Ⅰ片段上某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
|
|
将状况相同的某种绿叶分成面积相等的四组,在不同温度下分别暗处理1h,再光照1h (光强相同),测其重量变化,得到如下表的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照光时,27〜29℃下的净光合速率相等 B.该植物在30℃时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 C.照光时,30℃下的真正光合速率为4mg/h D.27℃下该植物中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的活性最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