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苯丙酮尿症是一种单基因遗传病,患病的原因之一是患者体内苯丙氨酸羟化酶基因发生了改变,该基因的模板链局部碱基序列由GTC突变为GTG,使其编码的氨基酸由谷氨酰胺变成了组氨酸,导致患者体内缺乏苯丙氨酸羟化酶,使体内的苯丙氨酸不能正常转变成酪氨酸,而只能转变成苯丙酮酸,苯丙酮酸在体内积累过多就会损伤婴儿的中枢神经系统。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苯丙酮尿症是由于相应基因的碱基对发生了 而引起的一种遗传病。 (2)从上述材料分析可知,编码谷氨酰胺的密码子为 。 (3)以下为某家族苯丙酮尿症(设基因为B、b)和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病(设基因为D、d)的遗传家系图,其中II4家族中没有出现过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病。 ①图可推知,苯丙酮尿症是 染色体 性遗传病;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病是 染色体 性遗传病。 ②Ⅲ4的基因型是 ;II1和II3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 。 ③若Ⅲ1与一正常男人婚配,他们所生的孩子最好是 (填“男孩”或“女孩”);在父亲基因型为Bb的情况下,该性别的孩子有可能患苯丙酮尿症的概率为 。
|
|
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和进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新物种的形成通常要经过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三个基本环节 B.蜂鸟细长的喙与倒挂金钟的筒状花萼是它们长期共同进化形成的相互适应的特征 C.细菌在接触青霉素后会突变产生抗药性,在青霉素的选择作用下,具有抗药性的个体生存下来 D.自然选择能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
|
|
桦尺蠖的体色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其中黑色(S)对浅色(s)为显性。将某桦尺蠖种群分成两组,分别迁移到A、B两个区域,A地是煤炭工业重镇,B地是闭塞的山区,数年后抽样调查,结果如下表。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A地S基因的频率为89% ,B地S基因的频率为6% B.A、B两地的桦尺蠖因长期地理隔离达到生殖隔离,从而形成了两个物种 C.从上述材料得知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选择决定的 D.从上述材料得知生物进化的实质就是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
|
|
某同学总结了真核细胞中遗传信息、密码子、反密码子的相关知识,正确的是( ) A.DNA上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排列构成了遗传信息 B.遗传信息位于DNA上,密码子位于mRNA上,碱基组成不完全相同 C.tRNA上只有三个碱基,tRNA上的三个碱基决定了氨基酸的排列顺序 D.mRNA上三个相邻的碱基构成密码子,都可以对应氨基酸
|
|
基因型为AaBbccDd的甲和基因型为aaBbCcDd的乙个体杂交,各基因独立遗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个体能产生6种配子 B.后代基因型为AaBbccDd个体出现的概率为1/32 C.后代有18种基因型 D.与亲本表现型不同的个体与相同个体的比例为23:9
|
|
己知杏的大果(R)对小果(r)为显性,甜(D对非甜(d)为显性,这两对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现有一实验小组将一大果甜杏测交,对其后代再测交,用柱形图来表示第二次测交后代各种表现型的比例,请分析图示,最甜的大果甜杏的基因型为( ) A.RRDD B.RrDd C.RRDd D.RrDD
|
|
水稻有高茎、矮茎(A、a)和抗病、感病(B、b)两对相对性状,某农场用高茎抗病水稻与矮茎抗病水稻杂交后代出现高茎抗病210株、矮茎抗病205株、高茎感病68株、矮茎感病 72株,则亲本基因型为( ) A.AABb、Aabb B.AaBb、aaBb C.aaBB、AaBb D.AaBB、aabb
|
|
调查发现某种蜣螂不仅吃粪便,还捕食蜈蚣、、千足虫等。与普通蜣螂相比,这种蜣螂后腿较卷曲,便于捕猎,头部较窄而长,便于进食内脏。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这种蜣螂不属于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 B.蜣螂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 C.这种蜣螂与普通蜣螂之间不一定存在生殖隔离 D.这种蜣螂作为进化研究的材料体现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
|
利用玉米花药离体培养获得能够单倍体,其根本原因是( ) A.玉米花药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 B.花药细胞中含有玉米品种全部遗传物质 C.花药细胞中含有植株发育所需的全部遗传信息 D.外界营养充足,环境无菌、无毒
|
|
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自然选择决定了生物变异和进化的方向 B.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型频率的改变 C.突变和基因重组为进化提供原材料 D.细菌对抗生素抗药性的产生是定向变异的结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