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生物工程技术图解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基因工程除了需要图一所示的工具外,还需两种工具酶 B.图二中的4是指受精卵的体外培养过程 C.图三中的内细胞团最终发育成脐带和胎盘 D.图四髙度概括了系统整体性原理
|
|
下图为某家族甲(基因为A、a)、乙(基因为B、b)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其中一种为红绿色盲症。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Ⅱ6的基因型为BbXAXa B.如果Ⅱ7和Ⅱ8生男孩,则表现完全正常 C.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乙病为红绿色盲症 D.若Ⅲ11和Ⅲ12婚配其后代发病率高达2/3
|
|
下图是甲病(用A—a表示)和乙病(用B—b表示)两种遗传病的遗传系谱图。据图分析,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是( ) A.甲病是常染色体上的显性遗传病 B.若Ⅲ-4与另一正常女子结婚,则其子女患甲病的概率为2/3 C.假设Ⅱ-1与Ⅱ-6不携带乙病基因,则Ⅲ-2的基因型为AaXbY,他与Ⅲ-3婚配,生出患病孩子的概率是5/8 D.依据C项中的假设,若Ⅲ-1与Ⅲ-4婚配,生出正常孩子的概率是1/24
|
|
下图为某家族遗传病系谱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Ⅰ1×Ⅰ2→Ⅱ4和Ⅱ5,可推知此病为显性遗传病 B.根据Ⅱ6与Ⅲ9或Ⅱ4与Ⅲ7的关系,即可推知该显性致病基因在常染色体上 C.Ⅰ2、Ⅱ5的基因型分别为AA、Aa D.Ⅱ4和Ⅱ5是直系血亲,Ⅲ7和Ⅲ8属于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
|
|
如图为探究酵母菌进行的细胞呼吸类型的装置图,下列现象中能说明酵母菌既进行有氧呼吸,同时又进行无氧呼吸的是( ) A.装置1中液滴左移,装置2中液滴不移 B.装置1中液滴左移,装置2中液滴右移 C.装置1中液滴不移动,装置2中液滴右移 D.装置1中液滴右移,装置2中液滴左移
|
|
如图为光照强度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关系. 下列有关曲线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
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自由组合,如果F2的性状分离比分别为9∶7、9∶6∶1和15∶1,那么F1与双隐性个体测交,得到的分离比分别是( ) A.1∶3,1∶2∶1和3∶1 B.3∶1,4∶1和1∶3 C.1∶2∶1,4∶1和3∶1 D.3∶1,3∶1和1∶4
|
|
叶绿体转基因技术是将外源基因整合到叶绿体基因组中,该技术能有效改良植物的品质。请回答: (1)转基因技术的核心步骤是 ,完成该步骤所需要的酶有 。 (2)将植物体细胞处理得到原生质体,再通过 或 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原生质体,使原生质体再生细胞壁之后,通过 技术培养可得到相应的转基因幼苗。 (3)来自原核生物中有重要价值的外源基因,无需改造和修饰就可在叶绿体中高效表达,就此分析,原因是 。 (4)对大多数高等植物而言,与传统的细胞核转基因相比,叶绿体转基因更稳定,其遗传方式 (答“遵循”或“不遵循”)分离定律,不会随 (花粉或卵细胞)传给后代,从而保持了 (父本或母本)的遗传特性。
|
|
植物秸秆中的纤维素可被某些微生物分解。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分解秸秆中纤维素的微生物能分泌纤维素酶,该酶是由3种组分形成的复合酶,其中的葡萄糖苷酶可将 分解成 。 (2)在含纤维素的培养基中加入刚果红(CR)染料时,CR可与纤维素形成 色复合物。用含有CR的该种培养基培养纤维素分解菌时,培养基上会出现以该菌的菌落为中心的 。 (3)为从富含纤维素的土壤中分离获得纤维素分解菌的单菌落并加以鉴定,某同学设计了甲、乙两种培养基:
(注:“+”表示“有”,“-”表示“无”) 据表判断,培养基甲 (填“能”或“不能”)用于分离纤维素分解菌,原因是 培养基乙 (填“能”或“不能”)用于鉴定纤维素分解菌,原因是 。
|
|||||||||||||||||||||||||
鄂黄长江大桥下的湿地是由长江携带的泥沙长期淤积逐渐形成的,将该湿地由近水边到岸边分为光滩区、近水缓冲区、核心区等区域,如图所示。据图回答问题: (1)从光滩区到核心区这几个区域的不同具体体现在空间结构的________方向上。该结构主要由于地形的变化、 、 等因素的不同造成。区别核心区和近水缓冲区这两个群落的重要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__ ________,调查核心区或近水缓冲区的芦苇种群数量最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 (3)在统计不同区域的植物盖度(表示植被的茂密程度)时,取样的关键是要做到________。 (4)现在长江中下游不管是白鳍豚,还是普通的江豚的种群数量都在锐减,保护它们的最有效措施是____________。如果规划此区域,改造为江滩公园,这些活动会改变群落的发展方向,也可能会影响当地生态系统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