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生物试题

植物生长调节剂广泛应用到农业生产上,并产生了一些人们原来没有预料到的影响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天然状态下的凤梨开花结果时期参差不齐,可利用乙烯利促进其果实的发育,做到有计划上市

B利用浸泡法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时,要求溶液的浓度较低,处理的时间较长

C利用生长素类似物培育成的无子西瓜与多倍体育种培育成的无子西瓜都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

D赤霉素能促进细胞分裂、种子萌发等,可利用赤霉素溶液处理大麦使之产生更多的α﹣淀粉酶

 

图为动物的某生理过程示意图,下列相关分析中,错误的是 

A激素X是促性腺激素,激素Y为雌性激素

B激素Y到达靶细胞后,通过主动运输进入靶细胞内而发挥作用

C长期注射激素Y可导致性腺衰退

D该生理过程体现了负反馈调节

 

刺激某一个神经元引起后一个神经元兴奋。当给予某种药物后,再刺激同一个神经元,发现神经冲动的传递被阻断,但检测到突触间隙中神经递质的量与给予药物之前相同。这是由于该药物

A抑制了突触小体中递质的合成      B抑制了突触后膜的功能

C与递质的化学结构完全相同        D抑制了突触前膜递质的释放

 

果蝇的某种突变体因动作电位异常而发生惊厥。下图表示两种果蝇的动作电位。据图分析,突变体果蝇神经细胞膜异常的是

A钾离子通道和恢复静息电位的过程     B钠离子通道和产生动作电位的过程

C钠离子通道和恢复静息电位的过程     D钾离子通道和产生动作电位的过程

 

甲型H1N1流感病毒是一种新型变异病毒包含有禽流感、猪流感和人流感三种流感病毒的基因片断,同时拥有亚洲猪流感和非洲猪流感病毒特征是一种之前从未在人和猪身上出现过的新型流感病毒。下列人体对流感的免疫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由于流感病毒可以通过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导致遗传物质的变化,而且变异频率比其他生物高,导致之前研制的疫苗无效

B抗体只能作用于细胞外的禽流感病毒,不能作用于细胞内的禽流感病毒

C一旦甲型H1N1流感病毒侵入人体,记忆B细胞就会迅速增殖分化

D效应T细胞能直接作用于流感病毒,导致流感病毒的裂解死亡

 

图甲为某一神经纤维示意图,将一电流表的a、b两极置于膜外,在x处给予适宜刺激,测得电位变化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未受刺激时,电流表测得的为静息电位

B兴奋传导过程中,a、b间膜内电流的方向为b→a

C在图乙中的t3时刻,兴奋传导至b电极处

Dt1~t2,t3~t4电位的变化分别是Na+内流和K+外流造成的

 

手不小心碰到滚烫的开水壶,会迅速缩回。下列关于该反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反射活动中需要神经递质参与兴奋的传递

B突触后膜上发生“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

C神经冲动在反射弧的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

D这是一种非条件反射,在脊髓的控制下即可完成

 

人体血糖浓度的相对稳定受多种因素影响。现有甲、乙、丙三人,甲是健康的正常人,乙的胰岛B细胞被自身免疫反应所破坏,丙的胰岛B细胞功能正常、体内含有抗胰岛素受体的抗体。甲在某次运动前后血糖浓度的变化如下图所示,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给丙注射胰岛素能够有效调节其血糖水平

Bcd段血糖浓度升高主要是由于血液中肾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增加引起的

Cbc段血糖浓度下降的直接原因是运动初期血糖的消耗量大于产生量

D用斐林试剂对甲、乙两人空腹时尿样进行检测,水浴加热后观察到的颜色两者明显不同

 

图中曲线表示正常成年人血液中化学物质X随时间变化的情况,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如果X代表血糖,在ab时段血糖浓度的升高主要是由于肝糖原分解,则bc的变化过程与血液中胰

高血糖素的浓度升高有关

B如果X代表抗利尿激素,cd时段肾小管和集合管细胞对水的通透性增大

C如果X代表CO2cd时段,呼吸强度增加

D如果X代表甲状腺激素,则分级调节过程可表示为下丘脑→垂体→甲状腺

 

关于内环境及其理化性质描述错误的是

A内环境成分中含有CO2、尿素、神经递质等物质

B组织液渗回血浆和渗入淋巴的量相差较大

C内环境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和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

D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血浆中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

 

共629798条记录 当前(32410/62980) 首页 上一页 32405 32406 32407 32408 32409 32410 32411 32412 32413 32414 32415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